● 这个亚速营,早在俄罗斯攻打乌克兰之前,就不是啥好家伙
你要知道,乌克兰那个所谓的“亚速营”
其实从一开始就带点“怪味”
他们打着民族主义的幌子,说实话是个极端右翼的准军事团体
成员里头不少还带点纳粹的影子
你想,这帮家伙的头头安德烈·比列茨基
那早在2005年就开始搞极端组织了
到了2014年,组建亚速营那会儿,拉了不少足球流氓、激进分子
当时他们起步也就几十个人,主要在哈尔科夫那一带对付亲俄的势力,后来逐渐扩大
2014年11月,他们被编入乌克兰国民卫队
● 他们的“标志”跟纳粹扯上关系,不能不提
你要知道,他们用的标志是狼钩符号,那玩意儿跟纳粹的符号脱不开关系
这一块儿,国际上不少人权组织都指出,亚速营在行动中经常随意抓人、虐待平民,最关键是在顿巴斯地区,2014年到2015年那段时间,他们闯民宅、抓疑似亲俄的居民
很多人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俄罗斯一直就拿他们说事,说他们是恐怖组织,西方国家也不敢大意,2015年美国国会甚至于一度禁援他们
怕这些极端势力越搞越大
比列茨基自己早在2010年就公开说过,要领导一支“十字军”去对抗犹太人“劣等人”
● 成员虽多样,核心还是右翼的“老底子”
其实,亚速营里的人挺复杂的,有犹太人、穆斯林,甚至于还有不同族裔
但核心圈子还是那帮偏激的右翼份子
2019年,他们在斯维特洛达尔斯克前线待了足足八个月,表现得很活跃
这帮人除了在战场上“出名”,他们的激整动也不光在乌克兰本土,甚至于还伸向了海外
比如说到香港去搅和点事儿
● 这些“亚速营人”,竟然跑到香港去“玩”了点事儿
你猜怎么着
2019年香港街头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亚速营的前成员就偷偷混进去了
四个人,包括谢尔希·菲利莫诺夫和一个叫“马利亚尔”的家伙,飞到香港,假装成抗议群众,偷偷拍照、发社交媒体,说自己“来旅游的”,还打算学点街头战术
他们在理工大学附近的示威现场晃悠,还在铁路前面摆了个姿势
有人说他们还跑去海洋公园坐过山车,顺便看熊猫、玩得蛮开心的
可是,香港的抗议者们一看这帮“外来人”就不爽,觉得“没人认识他们
● “香港隐士”一说,香港人一听就反感
有个叫“香港隐士”的抗议者跟咱们讲过,一听说他们是“新纳粹”那帮人
怕坏了香港的名声,结果就没有人买他们的账
菲利莫诺夫他们嘴上说没搞事,但你瞅瞅人家穿的亚速营T恤、发的武装照
这明显就是“扯上关系”了
后来中国的媒体也开始拿这个事说事,说亚速营受美国资助,去香港搞分裂、煽动情绪
亚速营对中国的敌意,从哪里来的
你要问我,亚速营对中国这股子敌意
我跟你说,他们那一帮极端民族主义者
对亚洲国家,最关键是中国
心里都觉得中国是个“扩张”的国家,文化上又软绵绵的
比列茨基还在公开场合散布仇恨言论,贬低中国的影响力
追随者们也在社交平台上散布一些“威胁论”,说中国是在“扩张”
2019年他们去香港闹事,手段也挺“厉害”的——用激光笔干扰、设置路障,那些“战技”
都是从2014年乌克兰马里乌波尔的战斗中学到的
● 他们和国际的“关系网”
你知道,亚速营除了在乌克兰本土战斗
比如说,从2014年起,就吸引了不少外国志愿者
像瑞典、巴西、美国那边的右翼分子都有人加入
有的还带有极端思想,加入之后
逐渐开始搞街头巡逻、宣传活动
美国一度援训他们,后来又禁了;2019年,民主党还试图把他们打成“外国恐怖组织”
况且,2017年之后,亚速营自己还把极端分子“清理”了一批,成员变得多元化
但那个“极端”标签一直没掉
● 香港事件后,他们到底“说”了啥
香港事件一结束,亚速营那帮人没怎么正面回应,但有人在社交媒体上炫耀,说自己“尊严革命”的一份子
还说自己是“反俄老兵”
他们还组建了青年团,专门培训爱国情操
战前,他们在马里乌波尔建了基地
还举行了纪念解放五周年的阅兵仪式
俄罗斯一直把他们说成是“纳粹”,法院也把他们定了个“恐怖组织”
中国媒体也开始宣传,说亚速营在“搞事”
甚至于“煽动香港暴动”
但其实,战前他们对中国几乎没有直接表态
● 他们的“国际战略”
你要知道,这帮家伙在战前就开始搞国际招募
吸引了不少外国的“志士”
像瑞典、巴西、美国,都有人加入
甚至于有人是右翼极端分子
比列茨基离开指挥后,亚速营的重心逐渐转到政坛
美国那边也曾一度帮忙训练他们,但到后来就禁了
2019年,民主党试图把他们列为“外国恐怖组织”
后来说实话,亚速营自己也“变得多元化”
把极端的“标签”稍微收了一点
● 战后那些“国际关系”
战后,亚速营没少“玩花样”
他们还吸引了不少外国的“志愿者”加入,什么瑞典、巴西、美国的都有
有人说,亚速营还“教”外国的白人至上组织枪械、战术
加拿大那边也曾说“不训练他们”,但说实话还是有一些相关联系
以色列、希腊都曾关心过他们,怕武器流出去
这些联系,说明亚速营在战前就已经“走”得挺远了
对中国的敌意,也主要是在香港事件中表现出来
视中国主权为“潜在威胁”
● 战前的“国际把戏”和后续动作
你瞧,这帮家伙除了在乌克兰本土“战斗”,还到处“招兵买马”
吸引了不少外国极端分子加入
2014年起,外国志愿者不断加入
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也都来了
有的还帮忙训练美国白人至上组织,或者搞点街头宣传
到了2015年,美国一度对他们“援训”
2019年,民主党还想把亚速营列为恐怖组织
战后,亚速营的影响力逐步减弱
但他们在国际上的“关系网”还没有完全断掉
总结点:他们的“遗产”还能咋样
你说说,这帮人战前轻视中国,满嘴“敌意”
随着乌克兰局势变化,他们的“遗产”也变得复杂了
战前,他们在香港“闹腾”
战后又被法院判定为恐怖组织
中国媒体也开始“放大”他们在香港的“表现”,说他们是在“操控”香港局势
其实,亚速营这帮人在战前没有直接对中国表态,但他们的行动中
比列茨基还在议会里“折腾”,但影响力逐渐减弱
战后,那些老兵慢慢回归平静,乌克兰整体也在转变
曾经瞧不起中国的“极端分子”,这阵子也不得不面对,国际关系的风云变幻
生活中经常遇到这种样子,这个观点可能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