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店陷入倒闭潮,不是缺客,也不是电商冲击,而是自身崩溃

发布日期:2025-11-23 23:31    点击次数:120

中国美容美发行业本应该靠技术和服务站稳脚跟,但这几年却遇到了一波又一波的大规模关门潮。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倒闭的理发店超过30万家,一线城市的关门率达到了18.73%,而在三四线城市则更高,达到26.3%。这个行业虽然不受电商冲击,需求一直都在,但一些从业者用各种手段搅黄了根基,结果让消费者的信任彻底崩塌。

早在九十年代,理发店多半是街边的小摊,价格实惠,主要靠技艺吸引老顾客。那时候,市场的规模虽然不大,但一直保持着平稳的增长。到了十年代,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理发店数量迅速攀升,目前已经有128.8万家左右的企业了。

据说,到2025年,这块市场估摸着能达到4459亿元左右。不过,表面繁荣背后,也藏着不少麻烦。为了争取快钱,一些从业者都对高价位和预付费模式情有独钟,结果却没考虑到消费者真正的需求。

价格不够明明白白的问题也就随之出来了。很多理发店的价码模棱两可,顾客一进去才发现,最基本的服务费远远超出了自己预估。2024年,在济宁就发生过一起事件,138元的理发成了热搜,实际上不少人花的都超过了一百块。

原本398元的烫发,到了结账的时候却变成了2477元,这样一步步加价的套路,真让顾客觉得自己被坑了。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关于美容美发的投诉比去年猛增了67%,里面有83%的问题都跟价格欺诈有关。

办卡方式越发激化了矛盾。理发店经常用充值优惠来吸引顾客,比如充5000元送2000元,或者一次性办卡还能返现20%,这些手段一用,争执也跟着増多。

本该用来打理日常运营的资金,却被老板挪来填补亏空或者盲目开新店。一旦资金链断裂,店面也就关门大吉,消费者提前存的钱,想追回来可就难了。

2024年,北京一家连锁理发店突然跑路,储值金额上千万还没用完。这类事情也挺常见的,北京朝阳区在2023年的预付费投诉就高达6.9万件,比上一年翻了三倍,检察机关已经把这事列入重点整治范围。

服务质量一旦变差,也会帮忙推一把。比如刚办卡的时候,店家会承诺各种优惠,但等你用起来,就会翻脸不认人,单方面规定有效期限、修改优惠内容,或者抬高门槛,让消费者觉得麻烦。

消费者协会提到,行业里存在超额发卡、经营者变更以及退卡难的问题。2023年,全国接到的美容美发相关投诉有3.32万件,比去年增长了10.67%。到了2024年,投诉总数已经涨到152万件,解决率却只有5.59%,说明监管力度跟不上这些乱象。

职业闭店人的出现,把行业的底线问题给摆在了台面。一些店主偏偏盯上节假日搞大额充值的促销,收了钱迅速溜之大吉。

合肥爱美美容美发店跑路事件中,顾客卡里面剩下十几万还没用,新接手的公司却不承认旧卡。这一做派不仅搞砸了那家店的名声,还拖累了整个行业的信任。

到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美发行业共有22.4万家企业被注销或吊销,其中成立不到两年的占了大头,达81%。这搞得行业里形成了个怪圈:收拾完一波,接着就跑路,然后换壳重操旧业,循环不停。

从业者的难题愈发严重,行业也因此走下坡路。理发师的培养周期长达三年,月薪平均也得8000元,可是他们的流失率高达37%,新人留住的比例不到20%。

老板为了尽快回本,靠卖会员卡和推新项目赚提成,比如锡纸烫、摩根烫这些收费挺高的服务。虽然这些项目挺新颖,但价格也不便宜,消费者反复体验下来,难免觉得贵厌烦,渐渐转向更划算的选择。

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变化,这直接影响到理发店的生存空间。因为高价和套路让不少人开始在家自己剪或去街边快剪,省事还实惠。到了2025年,家用理发器的销量同比猛涨了210%,男性去店里的频率也从每个月一次,下降到了半年一次。

电商平台数据显示,百元左右的理发器配备了定位梳和吸发功能,基本满足日常需求。快剪店的数量大涨了200%,每家店每天服务超过100人,价格低到10元,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发廊。

监管机构逐步展开干预,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最高人民法院预计在2025年发布解释,明确规范预付费的相关规定。消费者协会也发起了专项调解行动,带动退款成功率不断提升。

广州一家店主一撤销推销,客户流量明显增加;江浙地区的快剪模式也在不断推广布局。到2025年3月,常州发生一件事,消费者集体行动,成功拿回了23万元的预付款。

不过呢,行业要重新赢得信任还得费点工夫。调查数据显示,到2025年,消费者对性价比不满意的比例涨到了22.4%,有62%的客户会主动去找折扣途径,而有三成的人把省下的钱用在了兴趣爱好上。

这说明人们并不是没钱花,而是不愿意为虚的东西买单。要是理发店还一味高价不加实在内容,关门的情况还会一直冒出来。

从长远来看,这行业还是得回到根本上。高端理发店应专注于技术水平和服务品质,而经济型店则靠多开多赚。可惜的是,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剪坏头发后没地方投诉,这个难题还得解决。如果从业人员不反省那些套路依赖的问题,转而实行透明的价格体系,注重产品和服务的提升,想改善当前的颓势就不会那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