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树先生》又重映了,现场气氛挺热烈,大家都在鼓掌。可就在这个时候,导演韩杰突然提起一段陈年往事,说起拍《解忧杂货店》时和王俊凯的合作有点遗憾。原来,当年王俊凯只给了他两周的时间,而且还不是天天能来。大家都愣了,怎么感觉是在明里暗里给王俊凯难堪呢?
其实当年韩杰还夸过王俊凯“认真、有想法”,这变化未免有点太大了。电影被埋没又被捧、演员从被称赞到被暗批,这种前后反差不禁让人想问一句:到底发生了什么?
回到最开始,韩杰在14年前拍了一部名叫《Hello!树先生》的电影,主演是王宝强。故事主打农村青年的困惑和挣扎,王宝强那时还很青涩。电影用了一种特别荒诞的方式去讲边缘人的成长,结果拿了上海电影节的奖,但票房只有可怜的200万,豆瓣评分也才6.5分——专业人士觉得好,观众却不买账。这部电影算是悄没声地消失了。
时代变了,观众口味也跟着变了。大家开始喜欢这种更现实、敢于展现复杂内心的电影,于是《Hello!树先生》的豆瓣评分也慢慢爬到了8分。网友们都夸韩杰这部是他的“封神之作”,于是电影得以重映,算是时隔多年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喝彩。
但就在重映活动上,韩杰又提到当年和王俊凯合拍《解忧杂货店》的遗憾。他说那时俩人沟通不多,对方只有两周可以拍,还不是全勤。这样一番话被人听了,只觉得他在影射王俊凯不敬业,于是网络上瞬间炸锅了。
2017年时王俊凯还是高三学生,每天都要忙着准备高考,还是抽空参与了电影拍摄。上映宣传阶段,韩杰还各种夸他。没想到,现在时隔8年,却又颠倒了口风,说合作很遗憾,自己没能了解王俊凯十二岁就出名的日常,让拍摄更生动。韩杰的这些话让网友们议论纷纷。
更扎心的是,《解忧杂货店》那会儿还挺火,改编自东野圭吾的小说,票房破了2.23亿。这一部电影几乎撑起了韩杰导演生涯的全部票房。王俊凯还拿了金凤凰新人奖。照理讲,这是彼此成就的合作,怎么说着说着就变成遗憾了?
韩杰一直主打艺术电影,习惯和演员深度磨合,喜欢大家一起讨论角色、反复琢磨。他希望演员能全身心投入,但王俊凯那会是红得发紫的顶流,工作排得满满当当,只能挤出两周,有时候还来不了。韩杰那会儿虽然没说什么,现在却点名只提王俊凯而没评其他主演,让人觉得挺微妙的。
导演愿意重提旧事,也可能是因为王俊凯这几年在演技上的争议太大。说实在的,王俊凯从流量偶像到专业演员的路走得挺难的。
22岁,他演了大制作《重生之门》,搭档影帝张译,饰演个天才学霸,心理很复杂。可是观众却觉得他台词含糊、语气平淡,长对话没什么起伏,整体演技绷得太紧,和张译相比差距挺大。那些本该让人动容的片段,他演成了皱个眉或者沉默几秒,观众吐槽他完全没入戏。
后来和陆川拍《749局》,演超能少年,本想靠这部证明自己,结果电影票房不景气,次日就跌下来了。大家还说他表演很生硬、不够灵气,感觉就像敷衍过场那样。电影在豆瓣也只拿到4.8分,总票房虽然有3.75亿,但作为“顶流”,他的带货能力也被质疑了。
王俊凯继续转型,又去演《理想照耀中国》,挑战自己,但观众依然不满意,说他眼神呆滞,台词不好。《刺猬》里和葛优合作,更是被葛优完全碾压。电影《野孩子》里,他又被诟病用力过猛,票房惨淡,豆瓣恶评不断,事业似乎进入了低谷。
虽然粉丝还死心塌地力挺王俊凯,但没有真正出圈的作品加持,转型之路能走多远就很难说了。这些年他在演技上的提升被认可得很少,也难怪韩杰会有感而发,说出这些老旧的话题。
韩杰的不满也好,王俊凯的挣扎也罢,其实就是流量时代理想和现实的碰撞。演员的成长本来就不会一蹴而就,这些被吐槽不够自然、眼神无光,何尝不是年轻演员为找准定位而经历的阵痛?
《Hello!树先生》都沉寂了14年才大放异彩,要成为好演员也需要时间慢慢磨。流量可能来得快去得更快,但只要王俊凯能把每一次争议当成一次成长,把外界的批评当作动力,慢慢提升自己,总有一天,在镜头前他会真正演活一个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