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翻脸!莫迪的零关税示好,换来一记重锤

发布日期:2025-09-11 03:41    点击次数:183

特朗普和莫迪,杠上了。

一纸社交媒体的檄文,特朗普把炮口直接对准了新德里,措辞激烈,毫不留情。这盆冷水,浇得印度有点懵。要知道,就在不久前,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印度还在试图“沟通”,甚至摆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筹码:准备对部分美国商品,实行零关税。

这姿态放得够低了。印度的算盘是,用市场准入的“小利”,换取美国在关税问题上的“高抬贵手”。

结果呢?

特朗普的回应是,将原定的25%关税,直接翻倍,飙到50%。

并且公开撂下狠话:就算你现在给零关税,也晚了。

一场看似突然的贸易摩擦,背后真正引爆的,其实是一桶油。一桶来自俄罗斯的、打了折的乌拉尔原油。

俄乌冲突之后,西方的制裁大网撒向莫斯科,能源是核心。华盛顿的剧本写得很清楚:欧洲戒断俄罗斯能源,然后顺理成章地,高价买入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地缘政治大生意,美国是最大的庄家。

但棋局里,杀出了一个“搅局者”——印度。

新德里看准了机会。西方不买,俄罗斯的油就得找新买家,而且是打折卖。印度毫不犹豫,开足马力大量吃进。这些廉价的俄罗斯原油,在印度的炼油厂里走一遭,摇身一变,成了汽油、柴油,然后堂而皇之地,卖回了那个宣称要制裁俄罗斯的欧洲。

印度成了一个巨大的“能源二道贩子”。

这一下,直接捅了美国的肺管子。

原本属于美国能源巨头的欧洲市场份额,被印度用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硬生生撬走了一大块。华盛顿费尽心机制裁俄罗斯,结果利润却流进了新德里的口袋。

对特朗普而言,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这是在挑战他主导的整个游戏规则。他抱怨印度用贸易壁垒占了美国十几年便宜,这只是摆在台面上的借口。真正的核心是:谁允许你动我在欧洲的蛋糕?

所以,当印度天真地以为,开放点农产品市场就能息事宁人时,特朗普用50%的关税告诉他们:你们根本没搞懂我为什么生气。

这场博弈,瞬间从贸易谈判,升级成了意志力的对抗。

莫迪政府显然也回过味来了。退让和示好,换不来对方的谅解,只会换来更重的拳头。印度的立场,开始迅速变硬。

就在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甚嚣尘上之际,莫迪和普京在天津的互动,释放了明确的信号。紧接着,印度石油厂商公开表态:我们不但会继续买,还会增加购买俄罗斯的石油。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决策了,这是新德里在美国的极限施压面前,下的一场豪赌。

赌什么?

就赌你美国的“关税战”能打多久,能对全世界打多久。赌你为了欧洲的能源生意,愿意和印度这个潜在的印太盟友,把关系搞到多僵。

美国的逻辑很简单:作为印度最大的出口市场,我有能力让你痛。50%的关税,足以覆盖印度近半数的出口商品,这种杀伤力,新德里不可能感觉不到。

但印度的算盘更复杂。廉价能源,对维持印度庞大经济体的运转、控制通胀至关重要。这笔经济账,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更深层次的,是印度一直以来的“战略自主”野心。它不想在中美俄的棋盘上,完全沦为某一方的棋子。顶住美国的压力,本身就是一种战略姿态。

有趣的是,美国对这种“倒卖”行为,并非一视同仁。土耳其,同样在做着转口俄罗斯能源的生意,甚至赚得盆满钵满,但华盛顿却长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为什么对印度就如此严厉?

或许是印度的体量和野心,让华盛顿感受到了真正的威胁。土耳其只是个区域性的中间商,而印度,是一个有潜力成为全球供应链重心的庞然大物。一旦让它在这种模式中尝到甜头,未来就更难控制。

所以,特朗普的重锤,砸的不仅是当下的石油订单,更是印度试图利用地缘冲突窗口期、实现经济崛起的野心。

这场美印之间的权力拔河,没有温情脉脉的盟友叙事,只有赤裸裸的国家利益。当“美国优先”撞上“印度优先”,曾经的战略伙伴,转眼就可能成为商业战场上最凶狠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