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后我才敢说:保加利亚的真实生活,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我在保加利亚住了整整两年,从最初的满怀憧憬到最后的黯然离开,这个被称为"欧盟最便宜国家"的地方,给了我太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保加利亚确实是欧盟物价最低的国家,生活成本不到欧盟平均水平的一半,平均工资税后457欧元,相当于3500多人民币。听起来很诱人对吧?可当你真正在那里生活时,才会发现,便宜是有代价的。
在保加利亚办一张银行卡,我等了三个星期。申请一个居留许可,从递交材料到拿到手,足足用了五个月。而我的邻居,一位当地老大爷,告诉我他换个驾照居然等了半年。
欢迎来到保加利亚,一个仿佛被按下了0.5倍速播放键的国度。
01 表面的"便宜"背后,是深深的无力感
来之前,网上到处都在说保加利亚物价便宜,2美金坐出租车,4美金餐厅饱餐一顿,看电影只要5美金。
刚到索菲亚的时候,我确实被这些价格震惊了。超市里的西红柿3.52列弗一公斤(约12元人民币),牛奶3.20列弗一升(约11元),比起西欧国家,确实便宜得离谱。
但很快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一个月收入只有3500人民币的地方,这些"便宜"的价格其实一点都不便宜。
我的保加利亚同事米哈伊尔,大学毕业,在一家IT公司工作,月薪1200列弗(约4000人民币),已经算是当地中等收入了。可他住在一间15平米的单间公寓里,每月房租450列弗,占了收入的三分之一还多。
02 语言这道墙,比想象中更厚更高
保加利亚语使用西里尔字母,对中国人来说简直是天书。保加利亚官方和通用语言为保加利亚语,土耳其语为主要少数民族语言。
更要命的是,这里的英语普及率低得可怜。除了首都索菲亚的一些年轻人,大部分人完全不会说英语。去银行、去政府部门办事、甚至去菜市场买菜,都需要连比带画。
有一次我在超市买东西,想问收银员某个商品在哪里,她听不懂英语,我也不会说保加利亚语,两个人就这样大眼瞪小眼。最后她叫来了一个会说几个英语单词的同事,折腾了十分钟,才明白我要找什么。
03 "欧盟成员国"的标签下,是老旧破败的基础设施
保加利亚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大部分基础设施建于上世纪60-80年代,由于近年投资不足,普遍存在老化、失修、设备陈旧的现象。
我住的公寓楼建于1970年代,电梯经常坏,楼道里的灯泡坏了几个月也没人换。冬天暖气不热,夏天热水器罢工,这些都是家常便饭。
公共交通更是让人抓狂。保加利亚国家铁路公司客运列车发动机平均使用时间达40年,列车高负荷运转,机车严重老化。我坐过一次从索菲亚到普罗夫迪夫的火车,车厢里冬天没暖气,座椅破破烂烂,窗户关不严,一路颠簸得像坐拖拉机。
04 "欧洲医疗"听起来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
保加利亚正式启用医疗保险基金,每个就业人员须根据同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按月支付相当于收入6%的费用。
听起来不错,对吧?可现实是,公立医院的服务质量让人绝望。我有次发高烧,去了最近的公立医院,护士态度冷漠,医生匆匆看了两眼就开了药,前前后后等了4个小时。
想看专科医生?排队等两三个月很正常。有个当地朋友膝盖受伤需要看骨科,从预约到真正见到医生,用了四个月时间。等他去看病的时候,伤早就自己好了。
私立医院倒是服务好,但价格昂贵,完全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
05 政治的不稳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2021年至2024年,保加利亚共举行7次提前议会选举。想象一下,三年时间换了7次政府,这种政治混乱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的不确定性。
政策朝令夕改,今天这个部长说要改革,明天那个部长就下台了。投资环境的不稳定,让很多外国企业望而却步,也间接影响了就业机会。
我的一个美国朋友在保加利亚开了一家小公司,他说最头疼的就是不知道明天的税收政策会不会变,不知道下个月还要跑哪些新的政府部门办手续。
06 冬天的保加利亚,是对意志的残酷考验
保加利亚年平均气温10.5摄氏度,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1-2摄氏度。但这只是平均数据,实际体感温度要低得多。
索菲亚的冬天阴冷潮湿,室内没有足够的暖气,很多老房子窗户密封性差,北风一吹,屋里温度比室外高不了多少。我买了两个电暖器才勉强熬过了第一个冬天。
更要命的是,冬天日照时间极短,下午4点多天就黑透了,整个城市笼罩在灰暗的氛围中。那种压抑感,会慢慢侵蚀你的心理,让人变得消沉、孤独。
07 看似友好的表面下,是难以逾越的文化鸿沟
保加利亚人习惯使用肢体语言,点头表示"不",摇头则表示"是"。光是这一点,就让刚来的外国人崩溃不已。
保加利亚人总体来说比较内向,不像南欧国家那么热情开放。建立深层次的友谊很困难,大多数时候,你只能停留在表面的客套层面。
语言不通加上文化差异,让你总有一种置身于透明墙外的感觉。你能看到别人在交流、在生活,但你却无法真正融入进去。
08 就业市场的残酷现实
2023年,保加利亚失业率为4.3%,总失业人数为13.24万人。数字看起来不高,但对外国人来说,找工作的难度远超想象。
首先是语言关,大多数工作都要求流利的保加利亚语。其次是关系网,在保加利亚这种熟人社会,没有本地人脉很难找到好工作。即使是IT行业这种相对国际化的领域,本地人也更受青睐。
我认识的几个外国朋友,有的博士毕业却只能在餐厅端盘子,有的工程师背景却在做清洁工。学历和经验的贬值,让人心灰意冷。
09 生活在"时光倒流"的国度里
在保加利亚生活,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切都很"慢"。不只是办事效率慢,整个社会的节奏都很慢。
商店下午6点就关门,周日大多数店铺不营业。想在晚上买点什么东西?除了少数几家24小时便利店,基本没戏。公共服务部门更是"朝九晚五"的典型代表,过了下班时间,你有天大的急事也得等到第二天。
这种慢节奏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优势,但对习惯了现代都市生活的人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10 "欧盟身份"的诱惑与现实的差距
很多人来保加利亚是为了拿欧盟身份,这确实是个优势。但拿到身份的过程漫长而复杂,语言考试、居住要求、各种证明文件,每一样都是挑战。
而且即使拿到了保加利亚护照,在欧盟内部,保加利亚护照的"含金量"也不算高。2025年1月1日,保加利亚正式取消与其他申根区邻国之间的陆地边境管制,全面加入申根区,这对出行是个利好,但不能改变保加利亚在欧盟内部相对边缘的地位。
写在最后:
保加利亚不是一个坏地方,它有美丽的山川、悠久的历史、相对便宜的生活成本。但它绝对不是那些移民中介宣传的"欧洲生活天堂"。
这是一个正在艰难转型的东欧国家,带着社会主义的历史包袱,努力跟上西欧的脚步,却又时常力不从心。
如果你向往的是稳定舒适的欧洲生活,建议还是选择德国、荷兰这样的西欧国家。如果你只是想要一个便宜的欧盟身份,并且能忍受种种不便,那保加利亚确实是个选择。
但请记住,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便宜的背后,总有它便宜的理由。
旅游出行Tips:
1. 最佳旅行时间:5-9月是最佳旅行季节,气候宜人,日照充足
2. 货币准备:保加利亚使用列弗(BGN),1欧元=1.95583列弗,建议提前兑换欧元再到当地换列弗
3. 语言工具:下载翻译APP,英语普及率不高,准备基本的保加利亚语问候语
4. 交通出行:租车是最佳选择,公共交通相对落后,打车价格便宜
5. 住宿建议:首都索菲亚和黑海沿岸城市瓦尔纳、布尔加斯住宿条件较好
6. 必访景点:里拉修道院、普罗夫迪夫古城、巴尔奇克宫殿、玫瑰谷
7. 饮食文化:一定要尝试保加利亚酸奶和当地葡萄酒,物美价廉
8. 购物时间:注意商店营业时间,大多数店铺周日不营业,晚上6点后很少有营业的店
9. 安全提醒:保加利亚社会治安整体状况进一步改善,但抢劫、偷窃等治安案件时有发生,注意个人财物安全
10. 网络通讯:移动网络覆盖良好,可购买当地SIM卡或开通国际漫游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