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要真抵制中国白菜,泡菜还剩几分味?

发布日期:2025-11-22 15:14    点击次数:166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本文作者——赵牧野|资深媒体人

这两天,韩国一个所谓“智库”的雷人发言又上了热搜。大意是说:“既然中国能拒绝买美国大豆,那我们韩国也能不买中国的大白菜。”第一次看到这条新闻,我差点把手里的咖啡喷出来。哥们,你怕不是喝高了?这是认真的发言还是深夜综艺的段子?

虽然没人能确定这条消息到底出自哪个机构,但考虑到韩国的历史“战绩”——比如“孔子是韩国人”、“端午节起源于韩国”——我承认,我毫不犹豫地相信他们真说得出来。自信是个好东西,但盲目自信,那就是闹笑话了。

先不说别的,我们还真得回顾一下——去年韩国经历的那场“泡菜危机”。原因简单,白菜欠收。气候不好,大白菜减产四成,价格疯涨。为了救市,韩国政府不得不加急从中国进口白菜,光是去年秋天,一个月就进口一千多吨。结果呢?就算有中国白菜兜底,韩国的泡菜原材料价格还是涨了三成。

这件事说明说明中国的大白菜,在韩国餐桌上有多硬气。韩国人一年能吃掉两百万吨白菜,靠国内供应远远不够。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的数据赤裸裸摆那儿——每年进口的白菜中,99%都来自中国。换句话说,十坛泡菜里,至少有一坛是“山东味”。更别提,那些直接从中国进口的成品辣白菜,几乎撑起了韩国泡菜出口的一半。

可你要让韩国自己种?这就难办了。乡村人口老龄化、耕地面积小、年轻人不愿下地——韩国农村面临的结构性困境早已陈年旧疾。种白菜这种“笨重不赚钱”的活,没人愿意碰。政府还建了个“白菜储备库”,可那区区两万吨,连应急都不够。

更尴尬的是,中国种白菜的成本比韩国低太多。拿山东举例,每公斤白菜的成本,不到韩国的三分之一,物流近、运输快——韩企不用中国白菜才怪。更别忘了那次2020年的“白菜风波”,一棵白菜卖到188块人民币,连首尔便利店都限购。最后咋办?当然是求助中国。

偏偏现在,全球气候越来越极端,暴雨、干旱、冷潮轮番上阵,韩国种白菜靠天吃饭,风险只会更高。这时候还嚷嚷“抵制中国白菜”,纯属自己给自己添堵。

有人说得好:智库嘛,智力不一定有,但库确实挺空。拿“中国少买美国大豆”这件事来比,好笑在于——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还有巴西、阿根廷顶上,人家有备胎;韩国不买中国白菜,备胎在哪?日本?越南?可以运费再加一倍,天气再撞个不合拍,你看泡菜厂能撑几天。

韩国政府心里比谁都明白,离了中国白菜,他们的泡菜产业根本转不动。不信翻数据:韩国泡菜贸易已经连续多年逆差,2017年赤字创纪录,靠进口的泡菜比出口多五倍多。到2024年上半年,还创下近亿美元进口额新高。你要真抵制,那不叫民族自强,那叫经济自残。

韩国要真想解决问题,别整这些“嘴炮式智库报告”,那只是给民众打鸡血。真正的路子,是提高本土农业产量,或者老老实实深化与中国的农业合作。

抵制中国白菜看起来有“骨气”,实际上就是给自家泡菜坛子掐氧。到头来,吃苦的不是智库成员,而是每一个得花三倍价买泡菜的韩国普通人。

话说回来你觉得韩国真敢这么干吗?如果哪天他们真的“抵制中国白菜”,韩国泡菜还能剩几分“原味”?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