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出门吃饭,点菜的时候信誓旦旦,结果菜一上桌就懵了?别急,你并不孤单——最近一段来自哈尔滨巴洛克风情街的用餐短视频,把这一幕搬到全国的笑点里。
视频里戏码很带感:一对来自香港的中年夫妇在小店点了小鸡炖蘑菇、饺子、青菜、煎羊排。邻桌一位辽宁大哥心里掂量了一下份量,觉得“不对劲儿”,却也不好意思多嘴。等菜上桌,服务员一本正经地端来一大盆小鸡炖蘑菇,根本不是盘子能装的,像是搬来了一个小型汤锅。香港男士当场露出又惊又好笑的表情,“这份量,我们吃得完吗?”旁边辽宁大哥掏出手机偷偷拍,忍不住笑出声,连旁边的太太也被传染,转头跟着乐了。
细节更好玩:那锅鸡肉块大,汤汁足;饺子和青菜一摆上,两个人明显有点招架不住。辽宁网友随后晒了当地饭店菜单:五花肉酸豆角16元、葱爆肉15元、木须肉12元、香菇肉片12元、土豆丝、烧茄子8元、6元,端上桌的全是够两三个人share的大分量。有人把这和上海一根烧烤签上只有四块肉、香港一碗面像筷子头能吃完的画面对比,把南北差异放大成了笑点和文化观察。江苏网友还说,东北油条能当一顿饭,这句话听着既夸张又真实。
1、地域文化的那点儿“矛盾”
南方讲小份精致,北方讲大碗实惠,各有各的道理。有人笑称“在东北会挨打”,有人感慨“物美价廉是真理”。也有人提醒要有礼貌和环保意识:点菜要量力而行,吃不完既浪费食物也不尊重店家。辽宁邻座当初知道对方吃不完却选择旁观不干涉,这份克制反而反映了一种公共场合的微妙平衡。
2、旅行就是学习别人的生活
正哥觉得,旅行不是单向的“看热闹”,而是双向学习。南方人遇见北方豪爽的分量要学会适应,北方人遇见南方讲究的分量要学着理解。下次出门,你会按家乡口味点菜,还是愿意试一次按当地风俗吃一顿?欢迎在评论里分享你的“被份量吓到”的经历,最好别只发照片,顺便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