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特蒙德体育总监拉斯·里肯那句“我们不会仓促行事,但也不想无限期地拖延下去”听着挺有意思。这话从一个俱乐部高管嘴里说出来,翻译一下其实就是:桌上的合同赶紧签,不然我们就得考虑别的了。主角是尼科·施洛特贝克,这位德国中后卫如今正处在一个职业生涯的关键岔路口。
多特蒙德这边已经拿出了诚意,一份据称年薪翻了三倍,达到约800万欧元的续约合同摆在面前。对于任何一个球员来说,这都是俱乐部极力挽留的信号。施洛特贝克目前的合同还有两年到期,理论上多特蒙德并不急。但足球世界的两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旦拖到明年夏天,合同只剩一年,主动权就彻底易手了,到时候的转会费必然大打折扣。所以,里肯的表态,与其说是给外界听的,不如说是直接喊话给施洛特贝克和他的经纪人。
这事儿就卡在这了,施洛特贝克没立刻签字,因为牌桌上还有别的玩家。利物浦和拜仁慕尼黑的名字都冒了出来。
利物浦的兴趣不是空穴来风,送走了克洛普,迎来了斯洛特,俱乐部高层不可能不为后防线的未来做打算。范戴克固然是定海神针,但他毕竟年纪摆在那,再过一两年,状态还能不能维持在巅峰是个未知数。利物浦需要一个接班人,或者至少是一个能分担压力、并具备长期潜力的中卫。后防线上的深度问题,上赛季已经暴露过。现在把施洛特贝克列为潜在目标,逻辑上完全说得通。他年轻,是德国国脚,而且是左脚中卫,这在战术上的价值不言而喻。
干了这么多年,这种合同拉锯战见得多了。球员想拿到最好的合同,也想去更大的平台,这无可厚非。施洛特贝克现在手握多特的高薪续约合同,同时还有来自英超和德甲班霸的关注,他有资本“等一等”。他想看看利物浦或者拜仁的兴趣到底有多认真,会不会转化成一份实际的报价。
但这个“等”是有限度的,转会市场瞬息万变,尤其对利物浦这样的俱乐部来说,他们的引援名单上绝不止一个名字。如果施洛特贝克这边迟迟没有决断,多特蒙德又不松口,利物浦很可能就会转向B计划甚至C计划。去年夏天他们在凯塞多和拉维亚身上的经历就是个教训,犹豫和等待的代价太高了。球队不能把整个夏天的引援策略都押在一个不确定的人身上。
所以,所谓的“时钟在滴答作响”,压力其实更多是在施洛特贝克这一边。多特蒙德的立场很明确:我们已经仁至义尽,给出了优厚条件,现在看你的了。利物浦的态度则是:我们对你有兴趣,但我们的耐心也不是无限的。你要是想来,就得推动事情发生点变化。
至于那个“范戴克接班人”的标签,听听就好。这更多是媒体和球迷赋予的期望,对任何一个年轻后卫来说,这都是个沉重的包袱。范戴克那种级别的球员,十年难遇。施洛特贝克是个优秀的后卫,但他是不是能达到那个高度,需要时间来证明。利物浦如果真的签下他,看中的肯定是他当下的能力和未来的潜力,而不是让他立刻就去复制范戴克的全部作用。
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三方博弈。多特蒙德想续约止损,利物浦在门外观察评估,而施洛特贝克本人则试图在忠诚、金钱和职业抱负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他拖得越久,变数就越大。利物浦可能失去耐心,多特蒙德也可能改变主意,转而将他挂牌出售。对球员来说,选择留下,安稳且高薪;选择离开,则可能登上一个全新的舞台,但也伴随着巨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这买卖,没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