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币圈就能起飞吗?
凌晨时分,手机屏幕很亮,视线模糊也挡不住新鲜事的冲击,美联储“降息 25 点”这消息刚出来,三个群瞬间炸锅,大家全都想着冲一波币圈行情,这种反应早成共识了,降息等于加密资产起飞的引爆点,对吧?
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我想说,不管是谁在币圈混,只要抱着“降息直接利好”,通常都会被打脸,我的核心观点很直接预期并不等于现实,降息只是一颗棋子,市场变盘背后仍有一堆被忽略的变量,只盯着降息,迟早会踩坑。
说到这,我想具体聊聊,降息到底能带来什么,核心是“流动性到不到位”,而不是“新闻多大”,数据和现实案例,才是最直观的逻辑支持。
先来说说最新的市场案例,今年 3 月瑞士信贷暴雷后,全球市场一度狂涨,特别是黄金,美股、比特币都冲了一波,随后的一个月,美联储仍旧收紧资产负债表,所有主流类资产又迅速往下掉,比特币在四月份一度跌去了 10%,这说明,单靠降息类的消息,没办法让市场持续走强,流动性和资金流向,才是最硬核的变量。
第二个例子,看看亚洲市场,去年底日本银行也释放了类似宽松信号,结果并没有出现大牛市,股市走了一波高点,短期热钱流入,但还是迅速回落,因为没有新的货币注入,资金面没变,投资者情绪回归理性,这个案例说明,只要缺了增量资金,利好再多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再补充点最新数据,根据彭博 2024 年 6 月的跟踪,美联储虽宣布降息,却并未同时扩大资产负债表,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保持在 4% 以上,为什么这样?这反映出机构资金仍旧很谨慎,成本没降下来,“活钱”并没有真的跑到市场里,,加密类资产还是喝不到真正的“奶”。
回头看币圈的反应,基本属于“买预期,卖事实”的典型,很多人觉得消息利好已经到嘴边,但结果却是资产下跌,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大的误差?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因为预期拉满的时候,市场反而容易埋下陷阱,这次 CME 概率工具公布押注数据,降息概率直接逼近 95%,甚至有人喊美联储要重启 QE,历史反复告诉我们,一旦共识到顶,机构和机器人就等着“导演砸盘”,有点像 2023 年美债危机时,无数人押注美国政府会无限提供流动性,结果当天美股和加密资产最高点就变成了大回调的起点。
第二,政策措辞陷阱一直都在,美联储说要“年底停缩表”,不少人以为“钱马上就要撒到市场里”,原话是“暂不扩表”,翻译下就是,之前扣的钱不再扣了,但是没给你发新钱,币圈要的是新增资金,不是只保持现状,历史数据也可以佐证,2019 年的三次降息,美联储并没新的财政刺激,比特币当年只涨了 15%,远没有引爆大家的想象。
第三,最关键点在于真利率没变,机构的“活钱”没流入币圈,以最近这次降息为例,五年和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反而向上,节奏跟美元流动性完全不一致,那说明什么?银行借贷成本还是高企,机构只会保守观望,币圈历次大牛市,都是靠机构“真金白银”推动的,这次降息是“防御性”,不是“进攻性”,更不是“刺激性”。
有些人还会忽略周期差,美国制造业和房产陷入低迷,失业率回升到 4.6%,企业营收增速放缓,这一切跟 2020 年的超宽松周期不一样,2019 年和 2023 年降息时的市场环境都没有形成增量流动性,这次大家寄希望于“重新起牛”,其实只是幻觉,没看到真正的资金流入就别慌着加仓。
对于个人投资来说,比特币和加密资产最大的机会,始终是预期和现实的差,当所有人预期拉满时,就是风险埋得最深的时候,只有真实增量资金进场,或是美债收益率实实在在降下来,市场才可能迎来新波段,看看 ETF 的资金流,关注机构动态,这才是投资的风向标。
其实很简单,降息消息是信号,却不是加密市场起飞的决定性因素,行情要真火起来,缺不了资金流和政策大招,只有两者合流,牛市才能到来。
最后,我想留一个开放性问题,不只是币圈,每个特殊周期里,资讯、政策、资金都在缠绕,每个人都容易被情绪推着走,面对这些花式消息和复杂信号,你到底是押注“预期”,还是等待“现实”确认?在这个变幻莫测的市场,你又该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