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改变了全球人们的消费习惯,催生出所谓的“孤独经济”。随着防疫限制解除,人们重新走出家门恢复各种服务消费,但有一个明显的转变是:越来越多人选择独自行动,而非结伴而行。
经济学人报道,Airbnb数据显示独旅(solo travel)搜索量在今年春天比去年激增80%。英国官方数据也发现,游客更常选择有隐私的一人交通(如开车或搭出租车),而非与他人共享的大众运输工具。人们连用餐也更倾向独处:超过四分之一美国人表示前一天所有餐食都独自享用,比例较疫情前大幅上升──疫情期间流行的“宅经济”或“隐士经济”已成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强调个人独处消费的“孤独经济”。
这股独自消费的潮流其实早有酝酿,疫情只是放大趋势。
近几十年来全球单身独居的人口不断攀升,为孤独经济提供了广大的基础。联合国统计,全球单人每家每户占比已从1985年23%提高到2018年28%,2050年将达35%。也就是说,全世界超过四分之一家庭只有一人,再过20多年这一比例可能逼近三分之一。许多发达国家的独居比例更高:芬兰单人家庭户2019年占全国近45%,德国等国也约有40%每家每户是独居。美国与加拿大,独居成为发展最快的家庭类型之一;加拿大2023年的单人每家每户占比达到29%,官方预测2041年将升至40%。这些数据意味独自生活逐渐成为普遍现象,带动“一人经济圈”形成。
造成人们更倾向单身独居的原因很多,包括社会观念改变、个人主义兴起,以及传统家庭的重要性下降。西方国家,年轻时代普遍延后婚姻、生育,女性经济独立程度提高也是关键,如美国独居家庭约58%为女性户主,加拿大高达62%。当越来越多人选择独自生活或暂缓组成家庭,整体消费行为自然从“为家庭购买”转向“为自己消费”。日本趋势分析师荒川和久甚至预言:“超级单身社会”将是各国未来的缩影。
单身人口攀升的新商机
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变成“一个人”,商业市场也出现巨大转变。单身群体因为没有家庭负担,消费往往更具可支配收入和自由度。
Visa经济分析报告指出,独居个人通常将较高比例的收入用于非必要消费,相较同龄的非独居者,他们在购物、娱乐、餐饮、旅游上的花费更高。这使得单身消费者成为各产业的新兴目标用户群体:他们倾向追求便利和定制化体验,对价格不如家庭客户敏感,更重视品牌与个人享受。由于生活方式不同,单身族对商品与服务的需求也激发出全新的市场机会,例如小份量食品、弹性配送服务、个性化旅游行程等,都应对而生。
加拿大独居者是增长最快的每家每户类型,约占总户数三分之一。他们更常外出社交与消费,比起家庭用户更常出去吃饭而非在家开火,也热衷健行、滑雪等个人户外旅行。东亚国家同样看到了“一人经济”的蓬勃发展:日本常年以来单身比例高,近年流行“お一人様”文化,催生出各式各样专为一个人设计的产业。包括一兰拉面的单人隔间座位,到独自K歌的迷你KTV包厢,再到一人专用的烧肉餐厅,无不围绕单身客需求。
这些创新服务深受欢迎,证明了市场潜力:台湾也有分店的一兰拉面,由于隔板座位让单身顾客吃饭没压力,女性顾客比例比一般拉面店高30%-40%。日本连锁烧肉店“烧肉Like”更打破烤肉必须多人同行的成见,提供单人烧肉专区,自2019年进军台湾后生意兴隆,每日翻台率高达八九轮,日营业额约新台币15万至20万元,顾客六成是女性。
此外,独居族专用商品也层出不穷:迷你电饭锅、单人份家电、小型家具都走俏;日本市面统计有超过5,000款疗愈人们寂寞的手机App,从虚拟情人、聊天机器人到宠物养成游戏,皆迎合独身族的心灵需求。
中国大量“一人经济”消费者称为“空巢青年”:结婚率下降,单身人数逐年攀高,Kung Fu Data 2025年1月报告:年龄18-35岁的“空巢青年”2021年达9,500万人,54.6%表示偏好独居生活;57.69%独居年轻人会为排解孤独消费,41.57%每月花费1,000-3,000人民币。
台湾孤独经济的崛起缩影
相较欧美与邻近国家,台湾近年也明显走向少子化、未婚化,带动单身独居人口快速增加,庞大单身人口带来可观的经济影响力。研究估计,2018年台湾“一人家庭”平均年消费支出约36.8万元,乘以全台一人户数后推算其当年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元。随着近年单人户数持续增长,这个数字想必节节高升,即使不是独居或未婚者,许多已婚或有伴侣的人也向往偶尔享受一个人的自由时光,使“一人经济”潜在商机远超上述统计。
孤独经济尽管带来新商业模式,但其本质上反映的是人们内心情感需求未被满足的空缺。《联合报》评论,“孤独经济”指向感觉孤独或社交需求未满足的人群产生的经济活动,包括单身、独居或社交隔离的人都是对象。这提醒我们,追逐商机同时,也必须看到潜藏的社会问题。如果任由越来越多人陷入长期孤独而缺乏支持,可能导致更高心理健康负担和社会成本。日本、韩国等地已出现年轻人沉迷虚拟偶像、长时间宅居不出的极端案例,折射出孤独经济背后可能的负面影响。
(首图来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