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过去,刘伟元还是那个满脸风沙的人,只是眼里的光亮,像被沙漠磨得有点模糊了。最新那期骑行视频,娜姐破天荒地全程看完了,没快进,这事儿本身就有点诡异——谁还不是边刷弹幕边分神,只有这一回,像被什么东西勾住眼睛。她说,看完只剩下一身累。屏幕里刘伟元,满身灰扑扑的,沙漠骑了五六天,像从哪场苦役里刚逃出来。没胜利,没鲜花,就是闷头喘气、头发乱糟糟地发呆。
这场面,徐云似乎演得更早。消失这种操作,他玩得比谁都溜。你说他是蓄力?更像骑到一半突然踩空,懒得解释。成年人哪有资格“停一停”?停下来的那一刻,不是休息,是空白。理想变成了包袱,生活在背后捅刀。刘伟元唠叨“小时候多好”,其实就是没勇气说“长大太难”。不然呢?难道真能一拍屁股走人?
2019年骑行圈什么样?说句实话,像赶集。流量疯涨,后台数据像坐火箭。广告主像打饱嗝似的,涌上来问你“要不要合作”。粉丝评论铺天盖地,哪怕废话都能被点赞。那几年,骑行视频就是金矿,谁都能挖一锹。流量红利一过,后台数据冷得像冰箱。没人会通知你“好日子到头了”,只有播放曲线一泻千里。你还在强撑,平台算法早就把你扔到一边。SEO关键词都快被写成咒语了,后台只剩“持续流量”三个字,像个失恋的人夜里给自己打气。
网友支招,五花八门。有的让你别死磕自行车,买个房车慢慢玩,顺道带货。苏敏阿姨走的路,走得挺潇洒。可真到你头上,能甘心吗?骑了六年,难道真甘愿变成旅游博主?骑行大佬死磕纯粹,带货又怕掉粉,观众一边喊你别拼命,一边等着你出新活儿。平台懒得搭理你的情怀,只认数据。你说商业化,粉丝嫌你变了。你说纯粹,广告主转头就跑。你问骑行人,谁还不是边走边想“这碗饭能吃多久”?
平台和观众,像两拨催命鬼,一边喊你创新,一边骂你“变味”。骑行成了背景板,主角早就变成了挣扎。自媒体这行,表面上热闹,背地里全是内卷。你不带货,平台嫌你没用;你一带货,弹幕立马炸锅。现实没给你留退路,骑行六年,换来的不一定是铁屁股,可能只是更厚的茧。
想起C罗那次采访,记者问他啥时候退役,他反问“我还想踢呢”。职业运动员的焦虑,跟骑行人如出一辙——高光时刻谁都想抓住,低谷时候自己扛。粉丝一边怀念你的坚守,一边催你快退场。足球、骑行、自媒体,哪行不是一样?你不红的时候,没人理你。你红的时候,大家盯你看你怎么跌下来。跟SEO关键词似的,风口一过,谁还记得你?
说到底,骑行和人生真没啥两样。你骑快了,容易摔;骑慢了,怕掉队。理想主义,现实主义,谁能选个最优解?苏敏为什么能火?她懂得慢一点,懂得不硬碰硬。可大多数人都在死磕,慢了怕被淘汰。你说自媒体人焦虑?普通人不焦虑?平台算法就像天气预报,说变就变。2024年,内容同质化,平均播放量下滑三成,广告转化一年低过一年。流量红利过去,剩下的都是断粮日常。
外界说“骑行人太拼”,可你真慢下来了,观众立马换台。没人真关心你怎么活下去,大家只想新鲜感、冲突、热搜。骑行视频成了流量测试场,主角却是你的无力。徐云、刘伟元的烦恼说到底,都是普通人的日常。骑行路太长,理想背得太重,现实不肯给喘息时间。
说起来,骑行和做自媒体,倒像是骑共享单车,时间到了就得还。你不还,罚款等着你。你死磕理想,现实给你发催款单。你妥协商业,粉丝在弹幕里追着骂。你说怎么选?真有答案吗?你选慢一点,可能被淘汰,你选拼命,可能被累趴。
写到这儿,我都忍不住琢磨:到底是我们在骑行,还是生活在骑我们?有时候真想扔下这车,随便去哪都成。可一想到下个月的房租、后台那点可怜的“持续稳定流量”,又老老实实回来蹬车。你说你焦虑?我不也一样。骑行、生活、自媒体,谁不是边走边找路?你们怎么看,理想和现实这道选择题,有标准答案吗?评论区见,别光潜水,咱们一块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