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网络又热闹了。北方集群司令换人,拉平将军,这几个月大家又议论了起来,当年属于“被骂成网红”的主儿,这回再次因为库尔斯克战役的折腾,被曝“下课”。看一圈消息,原西部集群司令尼基法罗夫上将接棒,这种军队人事的风向,总要看克里姆林宫脸色,不过这回,俄罗斯媒体没怎么掩饰——说明真有点动静。库尔斯克,一场仗的结局就是铁打的试金石,谁能活到最后,谁就握遥控器和麦克风。
一些人可能已经忘了,北方集群这新编制,其实是防长别洛乌索夫上任后拍的板。不久前,哈尔科夫那场“拉长战线”的操作,想阻住乌方的脚步,把乌境内压力往北扯。责任交给谁?还是那个拉平,坦克兵出身,老资历一枚。看他履历,喀山坦克指挥学校毕业,从基层摸爬滚打一路升,混到俄中部军区坐镇,2019年就挂上了上将。打乌克兰,前期调动,他带队切尔尼戈尔,虽说没吃下基辅,推进可算到自家刷了一波战绩。顿巴斯,2022年7月,攻下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城市群,直接被授“俄罗斯英雄”。这一波本来风生水起,是不是?
转眼风浪来了。再往西进,强渡别洛戈罗夫卡北顿涅茨河,失误,上百台重装备被敲废。网上议论沸腾,还爆出给自家儿子授勋的段子。紧接着秋季反攻,连续丢掉了巴拉克里亚、里曼、库比扬斯克,直接被“民族主播”普里戈任和车臣领袖卡德罗夫拉出来怼。这一波火力堪比前线炮轰。2023年1月尘埃落定,拉平卸下中部军区司令,走参谋路线,但毕竟是绍伊古提上去的“心腹”,没多久又复出。
压力起来还是顶上去了。换岗列宁格勒军区司令,指挥北方集群,擦边哈尔科夫边境,敢趟雷抢地盘,率军杀进沃尔昌斯克,安全区两百多平方公里,这波功劳又有了。但战争不等人,节奏一慢,库尔斯克又起闪击,乌军一口气打进来,最高点拿下近千平方公里俄本土地盘,全国哗然。社会跟着敏感,外部也都看着。这次没解释、没道歉、没追责,就是没再发声。但全体都明白“连说几句轻描淡写”,就等什么时候会动他。拉平,没拉出胜利,烙印下了。
但说句实话,库尔斯克最终守住了,反攻打回来,这件事,成就了继任者尼基法罗夫上将。翻翻这位新主帅履历,也是有点意思:南部军区出身,第58集团军,属于硬茬。区别?一个坦克兵将军拉平,一个反坦克空降兵尼基法罗夫,两个人算是两派风格。乌克兰开打,尼基法罗夫原本站西部军区副司令,顶住了乌军秋季反攻,拉平下课那会,他升成了西部军区司令,直接指挥了西部集群。
库尔斯克之战,空降兵、第11空突旅、第7空突师、海军陆战队接连顶上。不容有闪失。尼基法罗夫空降调库尔斯克前线,跟中部集群副司令索罗德丘克一起,硬生生连续主导了七次反攻,直接把丢掉的苏贾市打回手里,把乌军赶到边境丛林。集群间配合一环扣一环。索罗德丘克升任中部军区司令的速度,说明了谁干得漂亮。这帮铁血将军,一个接一个,都是战场里扛出来的名字。
拉长时间看,动过的指挥官不止一拨。自打乌克兰这场“超长待机”的战争开了头,除格拉西莫夫总参谋长未换,其他军种兵指挥,各大军区,甚至国防部长的位置,基本都在“滚动轮换”,主帅上上下下,战场就是选拔场。克里姆林宫等的,就是这批在一线带兵打仗、扛住压力、反复上场的领军人。制度性锤炼,谁能扛住,谁就能继续带队。
一场战争,北方集群不过是其中一个缩影。翻一下俄军近三年数据,每年乌克兰轮战兵员六十万,满打满算下来,这次战争已经留下了近两百万老兵。小到一线,大到参赞、企业高管,老兵被安插到各行业,这批人有了社会基础。克宫设计的时代英雄工程,就是这么一人一瓦垒起来。
俄罗斯这批“经过洗礼”的将军和老兵,包括尼基法罗夫、索罗德丘克,就算晋升再快,身后都是手里头数得出的残酷战绩,看这些名字就知道一场仗不只是胜利,是流了多少血。人与战争绑定,名和事儿硬砸一起。拉平将军这份输赢,实打实给后来人做了模板,也给俄军高层提了警醒,“暂时丢阵地能补,临阵失责不能补”。
现在的局势,俄军防线深度加大,谁上场都要扛自己的锅。战场胜利得靠组合,个人闪光只是起点。新主帅上任的时间,恰好碰到库尔斯克节点,既是荣誉,也是考验。俄罗斯的上升期正在演变成一场场“铁流淘金”,头一批老将转身进了管理层,第二批干部即将浮出水面,在这样一块大棋盘上走动,要想站得稳,背后只有一句话:能不能真正把祖国安全稳住。
再往下看,“时代英雄”工程还会带下一波班底,俄罗斯的集体记忆,正在库尔斯克这样的节点上,给新一代军人打上烙印。上下级调整换代不是结束,而是新一轮奋斗的开始。历练归来继续冲锋,属于俄罗斯自己的“将星”模式已经开启。连带着,全社会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也会被这一代又一代铁血军人慢慢垫高。
一场战役,一个人事变动,背后其实都推着俄罗斯军队的整体进化走下去。未来谁还能站到台前领头,这才是真正的试金石。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