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的军工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印度作为南亚大国,一直想在国防上自力更生,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搞国产装备,结果呢,过程磕磕绊绊,成果也让人有点挠头。不是说他们没努力,投入是真大,国防预算年年涨,可实际产出总有这样那样的毛病。
先说阿琼坦克,这玩意儿是印度陆军的心头肉,从1974年立项开始,目标是造出一款50吨级的主战坦克,带120毫米线膛炮、电脑火控系统和1400马力柴油机。国防研究和发展组织负责,1976年建了专门的作战车辆研发中心,还找德国公司帮忙设计。原型车1989年才出来,长得像豹2A4。设计定型到1996年,正式服役拖到2004年,整整30年。首批124辆Mk1型到2012年交付完,之后升级成Mk1A,2021年订了118辆,价值85亿卢比。
重量是阿琼的一大特点,Mk1 58.5吨,Mk1A涨到68吨,用德国MTU发动机。速度能到70公里每小时,航程450公里,装甲是本土的Kanchan复合材料,加反应装甲。火力上,120毫米炮能打穿甲弹,火控系统本土造。2010年和2013年在塔尔沙漠跟T-90比试,阿琼命中率和机动性都占上风,能边动边打移动靶,还过河不漏水。可问题也不少,早年试验从1993到1996年,发动机老过热,武器系统不稳。印度陆军1996年列出10个缺陷,逼着改原型。
2013到2015年,75%的坦克趴窝,因为零件缺货,到2016年才修好。2024年2月,Mk1A交付又延误,发动机供应链断,德国MTU停产,得靠本土DATRAN 1500马力发动机,还在测试。成本高,每辆Mk1A约800万美元,比T-90贵一倍。实战呢,部署在43和75装甲团,参加过2010年冬季演习,但边境摩擦里没大显身手,维护需求高,影响出动率。
再聊聊HAL德鲁夫直升机,这叫北极星的,1984年合同签的,目标是5吨级多用途机,空军和海军都想要。找德国公司咨询,1992年首飞,但遇上1991年经济危机,预算砍了。1998年核试验后,美国禁运LHTEC T800发动机,改用法国Turbomeca TM333-2B2,2007年本土沙克蒂发动机上天。到2024年1月,生产超400架,飞时34万小时。变型有武装的鲁德拉和轻型作战直升机LCH。
事故是德鲁夫的痛点,从2002年服役到2025年1月,23年里至少23起坠机,17名飞行员丧生。2005年首摔,HAL自家的在安得拉邦迫降。2007年2月,空军展示队摔了,俩军官死。2014年7月,空军MkIII在北方邦坠毁,7人全亡,技术故障。2021年1月,陆军机在查谟和克什米尔摔,1飞行员死。2021年3月,迫降古吉拉特,6人幸存。2021年8月,鲁德拉掉进湖,2军官亡。
2022年10月,鲁德拉在阿鲁纳恰尔邦坠,5死。2023年3月,海军MkIII水上迫降,舰队停飞。2023年3月,海警机在科钦坠,3幸存。2023年5月,陆军机硬着陆,1死2伤。2024年9月,海警机迫降阿拉伯海,2死1救。2024年10月,空军机在比哈尔引擎坏,4救。
2025年1月,海警机在古吉拉特坠,3死,全舰队又停飞。调查说控制杆和旋翼盘坏,尾桨振动大,2010年审计说90%材料进口,本土化难。2023年5月建议升级安全,2024年6月完成,但2025年2月传动系统坏,又停3个月。
出口厄瓜多尔更尴尬,2008年6月签单,7架5000万美元,2009年2月首批到。用于搜救和运输。2009年10月首摔,飞行员错误,但厄瓜多尔说不靠谱,退6架,称不符合同。2015年10月,又摔4架,停飞,取消合同。2016年10月,剩的卖,没人要。HAL不帮忙修,厄瓜多尔气坏了。
施瓦提雷达是炮兵定位系统,2010年代开发,2020年3月卖给亚美尼亚,4部4000万美元。360度扫描,探测炮弹轨迹。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里,9月开打,亚美尼亚用它反击阿塞拜疆炮兵。可延迟长,敌人跑了才定位。故障高,每几小时坏,拆开看,核心件从法国德国进口,修等几个月。亚美尼亚反馈,只1部探测到2次阵地,整体没帮上忙,导致炮兵吃亏。
航母维克兰特,2013型,1999年设计,2009年2月铺龙骨,2011年12月出坞,2013年8月下水,2015年6月结构完。2020年12月盆试,2021年8月海试,分4阶段,到2022年7月完。2022年7月交付海军,9月2日服役。延误多,原计划2010下水,2013海试,2016服役,但齿轮箱和俄罗斯航空设备晚到,疫情又推。成本涨,COVID影响海试。
现状是2023年11月全作战能力,2024年8月入西部舰队,阿拉伯海演习。带拉法叶战机,但电梯需改,翼挂件拆着用。基地在维沙卡帕特南建中,前东海岸跑。舰载机26架新合同签,逐步齐。
印度军工这些年投入大,2024年国防预算超700亿美元,本土化目标75%。但问题多,周期长,阿琼30年,德鲁夫23年事故不断。原因有技术瓶颈,进口依赖高,管理乱。审计报告说开发超支,质量控不好。国际合作帮了忙,但禁运和供应链断伤筋动骨。未来呢,Mk1A坦克测试DATRAN发动机,德鲁夫升级传动,航母加机队。出口难,厄瓜多尔教训大。军工实力在涨,但跟大国比,差距明显。T-90进口多,本土产少。雷达出口亚美尼亚后,反馈差,影响声誉。
手雷方面,印度从1984年搞国产化,2014年首批多模式下线,但生产出岔子。2015年车间事故,违规操作炸了,12人伤亡。2016年招标民营,爆竹厂中标,产100万枚,但质量随机,延时不稳。部队测试炸死2人,高温低温柔炸。外包后,原料多产30万,赚了,但性能主打命。
整体看,三哥军工潜力有,人口红利大,工程师多。但执行力弱,官僚拖累。比韩国慢,韩国KF-21几年出样。印度买南韩KF-21补空军缺口,阵风和苏30混用。本土项目如AMCA五代机,PPT改几次,LCA光辉比歼10早,却没量产。本土核潜艇、步枪、火炮也问题多。英萨斯步枪烂,丹努什炮准头差,阿卡什导弹不稳。
2025年了,边境需强军,自卫反击战教训深。巴基斯坦装备中国货,效果好,印度知根知底。中印合作空间大,但军工得实打实。未来出口订单增,实战经验攒,优化设计,提升工艺。实力逐步上,但路长。总之,三哥军工不是笑话,是教训,提醒大家国防靠自己,步步稳。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