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速管都没了,还飞得比鬼快,这谁顶得住?”
沈阳那天灰得发闷,歼-50贴着树梢刷过去,声音还没追上影子,地上手机先抖成筛子。大爷叼着冰棍抬头:“哟,这飞机没长针,咋认路?”一句话把围观军迷噎死——空速管那根“小辫子”真没了。
别小看这根管子,它以前像鼻子,飞机靠它喘口气算速度。现在鼻子剁了,歼-20当年剁了快三年,歼-50九个月就搞定,直接甩飞日历。美军那边PPT刚翻到第三页,这边已经量产味飘出车间。
没了鼻子,飞机脸蛋干净得能照镜子,雷达波抓不到凸起,隐身直接加一层buff。更狠的是,机身里塞满微型压力点,像皮肤底下藏了无数小触觉,风里一丁点变化就能报数,比老司机手感还准。飞行员不用再担心管子结冰、被鸟撞,省心到可以边飞边刷短视频——当然,条例不让刷。
兰姆达机翼也顺手出圈。巡航时翅膀端得平平整整,省油像抠门会计;一打抖,翼尖啪一下折25度,涡流哗啦啦扒住机身,配合矢量喷口,飞机原地摇屁股,导弹瞄了个寂寞。升阻比拉高18%,翻译成人话:同样一箱油,多飞一段,多挂一枚弹。
美国NGAD正为“到底要不要有人”吵架,工人还在厂里举牌子加薪。歼-50双线推进,沈飞搞空优,成飞搞轰炸,两边不打架,进度条狂飙。波音罢工那条新闻下面,退役飞行员留言:我们连木头模型都没粘好,对面AI蜂群已经打卡下班。
成本账更离谱。300个零件打印成28块大积木,生产线短得可以跳房子,成本直接砍到脚脖子。涡扇-15改推力18.5吨,锯齿喷口把红外信号摁掉九成,夜里飞过去,红外吊柜只能拍到一团凉空气。
军民混搭也玩出花。中科院把高铁用的智能蒙皮搬过来,华为把5G抗干扰算法塞进去,原本两年一改,现在一年不到就迭代,军代表笑得比销售还开心。
东海那次对峙,日方F-35雷达屏幕像坏掉的灯泡,信号忽亮忽暗,锁定框乱飘,最后只能拍几张模糊照片回去交差。传统锁定成功率掉六成,鬼子飞行员落地后灌了两杯咖啡才稳住手。
更欺负人的是,歼-50还能当空中班长,一键叫来8架攻击-11,蜂群一样扑向舰队,2024兵棋推演里直接把蓝方防空打成筛子。机内“玄女”AI同时盯48个目标,算完路径秒发坐标,飞行员只要点头,导弹自己就去找最顺眼的那个。
福建舰最近加班测试电磁弹射,歼-50舰载型跟着蹭甲板,2.2马赫、2200公里作战半径,一圈能把整个西太平洋画成内海。美军内部会议纪要泄露,有人提议退到第三岛链,被怼“干脆搬回夏威夷烧篝火”。
抖音上那段低空通场视频点赞破两百万,评论区高赞只有五个字:“规则重写员”。普通人不懂升力系数,也不啃英文报告,他们只看见一架没有鼻子的飞机把日历撕得粉碎,把老美饭碗踢得叮当响。
大爷的冰棍吃完,棍子往地上一戳:“下次来,是不是连翅膀都不要了?”没人答得上来,但工厂夜里灯火通明,打印机嗡嗡像夏天的蚊子,下一版图纸已经睡在电脑里,随时准备把答案甩世界脸上。
你觉得,当飞机连鼻子都能扔掉,下一步它还想甩掉什么?
#新作者流量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