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为何安排文森特打首发?进攻能力成最大亮点,斯马特成为主要竞争对手
湖人的新赛季揭幕战阵容已经敲定,东契奇、文森特、里夫斯、八村垒和艾顿五人组站在起跑线上。大家都盯着那个第五个位置,到底为什么让文森特抢到了这个机会?这事儿引发了一波讨论。
雷迪克把文森特放进首发,就是为了让整体阵型更均衡。不少球迷琢磨,这是不是意味着斯马特只能先坐板凳了?实际情况是,教练希望斯马特能带领替补席多搞点串联,让他在第二阵容负责梳理进攻,而首发队伍需要有人稳定输出得分。说到这里,不得不承认,在现有的几个备选里头,只有文森特的投篮最靠谱。这哥们投篮姿势扎实,还能灵活地空切接球,一旦状态起来就是场上的“保险箱”。
不过聊到防守,又是一番景象。身高这件事谁也躲不开:1米88,说高不高,说矮其实还真挺吃亏。他脚步快、防守意识在线,也懂怎么绕掩护追防,但碰上那些壮一点的大外线,他就容易被挤开。在NBA这种环境下,你没点吨位真的不好混——看看斯马特,官方体重写着99公斤,可圈内人都知道实际肯定要比这多几斤,有时候看着像小坦克一样杵在那里。
光靠技术撑不起全部局面。如果只需要他去缠住控卫或者一些速度型分卫,那倒没啥问题,但一旦面对侧翼大号球员,就露怯了。而湖人的体系,其实更缺那种既能顶外线又能抗侧翼的人。目前范德比尔特算是唯一一个可以同时干好两份工的人,可以从1号位一直换防到4号位,这才叫全面。
所以不少分析直接支持范德比尔特点名上岗,因为他的身体条件和移动范围刚好补齐短板。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场拼命三郎,只可惜进攻端还是差口气。有意思的是,如果单纯论防守,现在球队里扛得住主力任务的基本就是范德比尔特马和斯马特点将军级别的人物。
再说回季前赛表现吧,有些细节藏不住。斯马特别看中身体对抗,每次贴身逼抢的时候,对方很难舒服出手。但绕过掩护后紧跟持球人时反而显得没有那么游刃有余,更适合去咬那些力量型或速度偏慢的家伙。这么一来,他的位置就天然往侧翼倾斜了一格,把原本属于控卫的小空间留给别人发挥。
仔细盘一下优劣势,各自都有明显标签:文森特黄金右手,用于提供火力支援;速度感也是他的招牌动作之一;至于组织能力嘛,大部分时间还是交给其他老大哥操心。反观斯马特色彩浓厚,是那种可以随时变脸当铁闸,同时还有一定传导球权以及三分射程。当教练团队想平衡攻击与防守时,他们会考虑到底该派谁先登场比较划算——毕竟比赛不是纸上谈兵,要见真章才行。
如果横向比较下来,从长远角度来看,多数专业粉丝觉得还是应该让斯马上场承担更多责任。一方面,他覆盖区域广,比文森特黄还善于限制侧翼冲击,所以硬仗时候特别管用。当然啦,现在雷迪克只是暂时选择了稳妥方案,并不是铁板钉钉死保某个人的位置。如果常规赛初期效果拉胯,被替换掉也很正常,这样做无非就是试错调整,为后续升级预留操作空间罢了。
詹姆斯什么时候复出,也是影响排兵布阵的一环,不过目前所有决定都是围绕现有人员展开,没有太多悬念。从现场反馈来看,对于里夫斯是否能坚决顶住外线压力,大多数声音相对乐观,相信他能够完成指定任务。但提及八村垒锁死侧翼,则多少有些犹豫,不敢轻易下注。所以在核心防区优先排序方面,会建议把精力集中在挡截强悍锋线,让真正擅长肉搏和协同作战的人顶上关键位置,比如说让八村垒试探性轮转,再配合其他队友动态微调布局。
当然每一次名单公布,都离不开各种争议。有的人认为应该继续给年轻人锻炼机会,也有人坚持经验为王,希望通过成熟打法压制对手。不过只要雷迪克愿意根据具体状况灵活应变,总归不会陷入僵化套路之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舞台,该亮剑的时候绝不会含糊,看谁抓住机会,就是这么现实残酷的话题,没有任何情怀可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