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的火药桶,似乎永远不缺那根随时会被点燃的引信。就在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带着“降温”任务飞往以色列的途中,几名美国议员却在华盛顿扔下了一颗真正的“炸弹”。他们搞出了一份决议草案,内容足以让整个伊斯兰世界都跳起来:要求美国国会承认以色列对阿克萨清真寺复合区拥有单方面的主导权。
这操作直接把人看懵了。一边是国务卿跑去中东劝架,说“你们以色列可别吞并约旦河西岸,不然停火就黄了”;另一边,国会山里自己人却在递刀子,要把伊斯LAM教第三大圣寺直接“送”给以色列。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左右手互搏了,这简直是在引火烧身。
美国议员想干票大的
这份捅了大篓子的决议草案,牵头的是众议员克劳迪娅・特尼和克莱・希金斯。两人在草案里话说得非常直白,不仅要承认以色列对阿克萨复合区的权力,更离谱的是,还宣称犹太人在这里有“自由进入、祈祷和敬拜的不可剥夺的权利”。这等于是一脚踹翻了维持了几十年的脆弱平衡。
要知道,自从1967年以色列占领东耶路撒冷,就跟约旦签了协议,白纸黑字写着,阿克萨清真寺复合区内,只有穆斯林能礼拜,非穆斯林只能参观,严禁祈祷。这个“现状”是过去几十年维系当地宗教和平的基石。现在,美国议员要亲手把它砸碎。这事儿背后,站着美国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中东真相基金会这些右翼团体,而他们,又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走得极近。
挑衅早已是家常便饭
其实,就算没有这份决议,阿克萨的平静也早就被打破了。这些年,以色列方面的小动作就没停过。穆斯林信徒进出被限制、被驱赶的事时有发生。有记者曾拍下让人揪心的画面,以色列警察在清真寺院内狂追一名摄影师,导致对方当场摔倒。光是看着就让人愤怒。
更过分的是那些极端定居者,他们在以色列军队的保护下,一次又一次闯进清真寺,公然举行各种挑衅仪式。以色列那个极端的安全部长伊塔马尔・本・格维尔,更是把去阿克萨“打卡”当成了政治作秀的舞台。他和他领导的“犹太力量党”一直都在鼓吹,要让犹太人也能在阿克萨进行宗教仪式,这在国际社会上早就被认定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内塔尼亚胡的政治豪赌
就在鲁比奥启程飞往以色列的同一天,以色列议会也跟着“拱火”,用预备性表决通过了两项争议法案。一个是要把约旦河西岸划进自己的“主权范围”,另一个是要把以色列法律用到耶路撒冷附近的定居点。说白了,就是想把抢来的地,用法律包装一下,变成“合法的”。
内塔尼亚胡为什么敢这么硬气地跟美国对着干?说到底,是在赌自己的政治前途。之前他强推司法改革,搞得近百万人上街抗议,支持率跌到30%以下,国家都快分裂了。现在搞领土扩张,正好能讨好国内的右翼选民,把内部矛盾转移出去。他算准了,美国现在满脑子盯着亚太,可能没精力管中东这摊子事。
美国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美国的态度就更有意思了。自去年10月以来,以色列对加沙的军事行动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其中很多是妇女儿童。面对这种人道灾难,美国不仅没踩刹车,反而一脚油门踩到底,数十亿美元的军事援助一批批地送。现在,议员又跳出来搞这个决议,其用心不言而喻。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军事撑腰了,这是想从政治和法律上,给以色列的占领行为盖上“合法”的章。可另一边,国务卿鲁比奥却在放狠话,警告以色列别乱来。为什么?因为美国也在算自己的三笔账:一是国内的“选票账”,中期选举在即,选民不想再看中东打仗;二是“油瓶子账”,真把阿拉伯国家惹毛了搞石油禁运,刚压下去的通胀立马就得爆;三是“战略账”,美国的精力要放在亚太,耗不起在中东再开一个新战场。
世界在看,和平还有希望吗
以色列的法案一出,谴责声铺天盖地。哈马斯骂这是“踩着国际法欺负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直接去联合国告状。最值得关注的是沙特,它不仅谴责,还直接抛出了方案,重提“两国方案”,让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各自建国,和平共处。沙特这话,既有对以色列得寸进尺的委屈和愤怒,也表现出一种清醒:光骂没用,得拿出国际社会都认可的方案,才能占据道义高地。
但“两国方案”谈何容易。以色列几十年在约旦河西岸建了那么多定居点,早就把巴勒斯坦的土地割得七零八落,就算现在想分,也凑不出一块完整的地盘了。而美国,就算跟以色列有摩擦,也不可能真的为了巴勒斯坦跟这个核心盟友彻底翻脸。
结语
中东的和平,现在就悬在半空中。短期内,鲁比奥和以色列的会谈结果是关键,或许美国能用一些援助换取以色列暂时的收敛。但长期看,只要领土问题这颗雷不拆,今天不炸,明天也得炸。和平从来不是外交官嘴里的漂亮话,而是以色列的孩子能安心上学,巴勒斯坦的老人能安稳买菜的每一天。如果大国博弈和政客的私心继续凌驾于人道之上,那么受苦的,永远是那些只想过安稳日子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