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71岁的“京圈大佬”王忆会仍处于拘留状态,但这并未影响其麾下的万通发展完成一笔8.54亿元的跨界芯片收购。
2025年8月18日晚间,万通发展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王忆会被北京市公安局采取拘留措施,目前正配合调查。
其家属称调查事项“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无关”。
公告披露当日,万通发展股价暴跌9.96%,市值一日蒸发近20亿元。
公司董事会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全票推举49岁的董事兼CEO钱劲舟代行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责。
万通发展声明称公司治理结构与内控体系完善,运营未受重大影响。
王忆会被拘留的时间点非常微妙。
就在消息公布前一周——8月11日,万通发展刚刚宣布斥资8.54亿元跨界收购芯片企业数渡科技。
这笔交易让市场感到意外,因为收购双方均处于亏损状态。
数渡科技的核心产品为PCIe高速交换芯片,应用于AI计算领域,但经营状况堪忧。
今年上半年,数渡科技仅实现营收1628万元,净利润却亏损3598万元。
万通发展自身的盈利状况也不乐观。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4.57亿元,2025年上半年预计仍将亏损2200万至3300万元。
去年公司的地产销售与租赁收入仍贡献超99%营收。
上交所很快对这笔跨界收购发出问询函,直接质疑在持续亏损情况下跨界收购的商业合理性、支付安排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存在内幕交易。
万通发展回应称,此次交易是公司战略重心从房地产转向数字科技的关键一步,是“向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万通发展股价出现异常波动。
收购消息公布前的8月8日起,公司股价连涨5天。
而王忆会被拘消息公布前,股价又从8月15日的11.94元/股跌至8月19日的8.85元/股,3个交易日内市值蒸发超过58亿元。
这种明显的提前异动引发了投资者对内幕交易的质疑。
9月8日,万通发展宣布完成了对北京数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增资及股权收购。
这意味着尽管实控人处于拘留状态,这笔备受争议的交易仍然完成了。
王忆会此次被拘留,外界猜测可能与他和“和祥系”掌舵人吴晨的纠纷有关。
故事始于2011年,当时吴晨掌舵的“和祥系”因工程款周转困难,与王忆会的嘉华控股达成高息借款协议,年化利率高达24%,总额本息5.7亿元。
2016年,双方账目出现分歧。
吴晨称已通过售房款偿还7.66亿元,超额还清5.7亿元本息,要求嘉华退还1.9亿元。
但嘉华控股不予认可,称双方签有《补充协议》,要求“整体计息、按季结息”,主张“和祥系”仍欠4.63亿元。
2019年4月,嘉华控股以和祥恒公司未偿还全部借款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合计诉讼标的达10.3亿元。
2020年,吴晨正式向北京公安报案,指控嘉华控股涉嫌“高利转贷、虚假诉讼”,称其用从信托借来的低息资金以24%的利率转贷给“和祥系”,赚取利差。
2021年2月,北京公安认为嘉华控股涉嫌高利转贷一案符合立案标准,正式立案侦查,并将其定性为“数亿元级特大案件”。
目前王忆会被拘留是否与此案有关,尚未有明确结论。
万通发展前身是“万通六君子”创立的品牌。
2016年冯仑退出后,王忆会成为公司新的掌舵人,开始收缩地产业务,尝试向通信科技、新能源等领域转型。
然而转型之路并不顺畅。
2022至2024年,万通发展累计亏损11.7亿元。
截至2024年,房地产收入仍占公司总收入的99%以上。
收购数渡科技是万通发展向“芯片赛道”跨界转型迈出的实质一步。
这次收购采用收益法评估,数渡科技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12.72亿元,较其净资产6460万元评估增值12.07亿元,增值率达1869.01%。
这种跨界高溢价收购在地产行业转型案例中实属罕见。
为保障中小股东利益,万通发展与部分交易对手方签订了业绩承诺与补偿协议。
协议约定数渡科技2025年至2027年累计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15亿元。
万通发展宣称,此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进入增长性强、准入门槛高、发展前景确定的集成电路与AI基础设施产业。
代董事长钱劲舟承诺继续推进芯片并购等既定战略。
但市场担忧实控人缺位将加剧整合风险。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