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交圈里有辆电动车火得不行。名字叫Avinya,印度塔塔集团造的,说是要在国内市场上与五菱宏光Mini EV掰掰手腕。价格?2.88万。你没听错,不到3万,直接砍掉了一半还多,噱头大的很,朋友圈里讨论炸开了锅。
真是有人当场发言调侃:“这是要跟五菱比‘白菜价王者’呢?”但也确实,不搞这些点,咋拉来眼球呢?
回到车子本身,有一说一,外观不赖。打开车门的一瞬间,那种对开式车门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居然连B柱都没有。车身的整体线条顺滑得像是从一部未来幻想电影里蹦出来的,尤其是车尾部分,干脆利落,一丁点不拖泥带水。第一眼看见时,还真有些欺骗性,差点怀疑是不是北欧的极简设计风,塔塔的logo这才拉回来点意识。
不过有一说一,内饰这块,直接翻车。别说悬浮中控屏了,连普通的大屏也给省了,都是些隐藏式按键,辅以环保材料点缀,倒是和环保理念贴合得彻底。可,现在电动车领域里,讲究的是“科技感+电影院级大屏”,你偏偏不按套路出牌,说是环保初心,这谁信?说真的,咱们国内车主动不动副驾驶上得带个奶茶杯、爱在等人的时候刷刷剧啥的,你这一律砍掉“娱乐中心”,怕是得自备平板了。
再说到使用感,这辆从未有人碰过的车,设计倒是看起来有意思,空间也够大。但硬件设施如何,底气挺虚的。你想印度道路环境那种状况,确实催生出了他们的硬核底盘设计。问题是,咱这边城市高架、乡村道路情况各种复杂,底盘要真经不住事,用起来分分钟被吐槽。咱们普通消费者买车,看重的不就是个日常耐用性嘛。带着老婆孩子通勤、买菜、接娃能行就好,别整幺蛾子。
至于续航嘛,塔塔这次最得意的宣传点是,号称“30分钟充电500公里”,这听起来就跟魔法一样,一下子让人一头迷雾。问题也不是没人想知道——2.88万的车真能装上能跑500公里的电池?你这玩意儿成本得多高还怎么赚钱?我都快怀疑是真的用了啥“印度高科技”,但又直觉这事儿有水分。别不小心整出个雷同Nano的产品,价格是低了,结果因为省了太多关键部件,车卖出去也没人敢买单。
说到Nano,不得不提一下。这品牌在十几年前一度做过全球最便宜的小车,1.3万人民币,瞅着谁不眼亮?但现实打脸,比起它超低的起售价,大毛病小毛病层出不穷,开一阵子发现修车费都回本了,最后也只能黯然退市。这五菱Mini好歹跟上了消费者需求——车虽小,可看的见“心思”,抓住用户习惯愿意掏钱。
另外更有趣的新闻是,咱前一阵嗅到的印度稀土禁出口的事儿。这就耐人寻味了,你印度不是还得要靠咱中国产稀土来做零件吗?而且目前电动车领域,哪家绕得开中国供应链?这种有点互赖又较劲的感觉,莫名有点带点反讽滋味。看着“印度制造”,再想到“零件还得找中国”,是不是觉得好讽刺?
要我说,这辆车未来进咱市场,肯定是把咱们一些单纯觉得“便宜好看”的消费者先吸引住。买车这事,咱到底得综合着考虑才行。表面看着厂商各种新潮点花哨,背后的成本控制,长期用车如何,售后套路浅不浅,才是关键。而且讲真,现在:问问家里长辈,提到“印度造”,首反应一个个拉不拉他们起劲。刻板印象这坎,短时间怕是猛不成。
至于我个人嘛,等国内要是真有试驾车了,我立马丢下筷子跑去试一圈,回来再给大伙认真说这车到底是个笑点,还是意外的“翻盘选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