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25基点,利率降至3.75%-4.00%,年底负债缩表

发布日期:2025-11-21 11:07    点击次数:155

美联储又一次动刀了,这回是把联邦基金利率从4点多降到3.75%-4%,顺带宣布12月停止缩表——说白了,就是降息加停手,把钱收回的动作按下了暂停键。

说实话,这操作有点像老相声里的抖包袱,观众早就知道下一句,却还能笑出声。市场早就盯着降息,经济学家们也分成两拨——一拨想快点降半码,另一拨干脆别动,我看台下围观的人更多,是想知道这手牌到底打给谁看。

先讲点硬事实,投票是10比2,两个反对票各有戏码,一个想降得更猛,一个干脆不同意降息;这说明委员会内部没统一教科书,倒也合情合理——经济数据本就模糊,尤其现在政府关门导致很多关键数据停摆,非农、零售、制造业数据不准时,像一场没有回放的球赛,裁判也得靠场上感觉裁。

接着说通胀和就业,这俩是美联储的两条命。通胀从年初上了,最近CPI报3%,仍高过2%目标,说明价格压力没完全消;就业看起来还体面——失业率低,但招聘在放缓,裁员有限,风险在“累积”而不是爆发。这种情形下,降息既是给经济“打针”也可能是给通胀“放水”,做决定的人要在这两者间蹦极。

再看缩表(QT)这个戏。美联储把资产负债表从疫情高峰的近9万亿缩了不少,12月停止缩表,意味着以后到期券收益会投向短期票据,整体久期变短,流动性保持某种“温和”。市场担心的是,继续拔掉流动性,会把短期借贷市场逼紧——这几个月短期市场已经有紧缩迹象,别忘了钱本来就是“心情化”的东西,一紧张就上演挤兑式定价。

有人会问,降息能不能真救经济?答案是有条件的救,不是万能药。降息能刺激信用扩张、拉动消费和投资,但若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不足,降息就像对着关着窗的房间里放香水——气味在门外。现在就业增速放慢,招聘谨慎,企业更看重盈利修复而不是盲目扩张,说明降息的传导可能不均衡。

再说市场与政治的交叉。政府停摆让数据断档,这对央行决策是个麻烦,但也恰好给了美联储一种“政策模糊”的空间,好处是能灵活应对,坏处是公众和市场不满会增长,信任成本会上升。政治因素像一根暗线,总在关键时刻拽动经济预期,这点不能轻视。

把眼光往后看两步:一是若经济数据在停摆后显示更弱,市场会预期更多降息,美联储可能被迫继续降;二是若通胀再起,降息空间就被压缩,政策就可能转为观望。换言之,未来几个月的关键变量是数据回归后的真实样子,而不是现在的模糊影像。

最后一句话,不用太激动也别太悲观,美联储这次是把选项卡收好一张,但没把全部牌亮出来,市场与政策的博弈,才刚刚进入下一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