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的政策,近来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口头承诺的军援墨迹未干,没几天就突然踩了刹车。基辅和欧洲盟友,估计都懵了。
当俄罗斯的导弹与无人机,前所未有地朝乌克兰倾泻时,大家都在嘀咕:这是普京的红线奏效了?还是白宫里,又有人在下什么棋?
这场突然的援助冻结,并非只是个孤立事件。它深植于俄罗斯极限施压的外部压力,更与美国国内复杂的政治算计纠缠不清。
普京出牌,西方咋接?
今年,一枚乌克兰导弹袭击了俄罗斯沃罗涅日居民区,这让俄罗斯总统普京划下了一条清楚的“红线”。他对外宣称,任何对俄罗斯本土的攻击,都将直接视为对俄罗斯的挑衅。
普京把责任直接甩给了武器提供方,尤其是美国。这无疑是对西方军援政策发出了明确的警告。
紧接着,俄罗斯更新了核原则,把“针对国家生存威胁的常规打击”也列入了核反击的门槛。这一下,潜在的冲突风险立马就拔高了。
之后,俄军很快就采取了行动。他们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之类的先进武器,对乌克兰后方的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来了个“瘫痪式”打击。
俄军的战术也变得更精明了,比如“跳点-覆盖-模糊频率”这种打法,目的就是有效消耗乌克兰本来就紧巴巴的防空系统,让打击效果最大化。
这些动作,给西方支援乌克兰带来了巨大威慑。而效果,大家也都看在眼里。之前,英国和波兰都暂停过特定武器的交付。
美国呢,也悄悄改变了援助策略。从原来直接的军事支持,转变成了“有枪无眼”的谨慎模式,就是限制武器的射程和情报共享。
这种态度的转变,恰恰印证了普京“止损”策略的有效。通过拉高冲突失控的风险,俄罗斯逼迫西方在军援上给自己设限,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主动权。
白宫里,谁在掌舵?
今年六月二十五日,荷兰海牙的北约峰会上,特朗普总统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见了面。泽连斯基当时急切地请求,希望能得到“爱国者”之类的关键防空系统。
特朗普的回复是“看看能否提供”,这话听着还挺有希望的。可谁也没想到,仅仅六天后,也就是七月一日。
五角大楼突然宣布了个大新闻:暂停向乌克兰提供所有关键武器。这武器清单里,包括“爱国者”反导导弹、F-16用的“毒刺”防空导弹,还有大量的炮弹。
这个决定一出,美国国内立刻炸开了锅。国防部副部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这位一直主张减少对乌克兰援助的人,被普遍认为是这次“急刹车”的幕后推手。
不过,前拜登政府国安顾问杰克·沙利文可不买账,他公开反驳了暂停援助的官方理由。他认为,美国根本有能力在不影响自身战备的情况下,继续支援乌克兰。
参议员理查德·布卢门撒尔更是直接,他把五角大楼的官方解释批得“荒谬甚至虚伪”。NBC新闻的一份内部审查报告也说了,军援乌克兰对美国军事准备没什么影响。
这就让人们不得不把目光转向特朗普总统。之前,他就因为泽连斯基“忘恩负义”和衣着问题公开表示不满,甚至一度切断了情报共享。
更引人关注的是,七月四日,在特朗普和普京通话没多久,俄罗斯就对乌克兰发动了战争以来最大规模的空袭。这次空袭持续了八个小时,动用了上百架无人机和导弹。
近期,三位民主党参议员更是宣布,要正式调查特朗普政府为何拒绝实施新的对俄制裁,甚至还暂停了部分现有制裁。所有这些事件连起来看,似乎暗示着援助突然停摆的背后,可能与特朗普政府复杂的对俄考量脱不了干系。
盟友散了,信任垮了?
华盛顿政策的这个大转弯,让乌克兰这个直接的受害者,付出了沉重代价。为了安抚特朗普,泽连斯基之前其实已经做了不少让步。
他不仅签了允许美国开发乌克兰矿藏的协议,还同意了停火。可结果呢?到头来还是被抛弃了。
美国援助一停,乌克兰的平民就面临更大的威胁。光是今年一月以来,俄罗斯的空袭就已经夺走了至少一千名乌克兰平民的生命。
对欧洲盟友来说,这种变卦的政策,就像一记闷棍。大西洋理事会的高级研究员托里·陶西格直言不讳:欧洲已经进入了一个“无法再完全信任或依赖美国安全承诺”的新时代。
欧洲国家现在一边得想办法讨好特朗普,一边却对他失去信任。这种“不可靠”的标签,可不是只贴在乌克兰问题上。特朗普之前就公开质疑过北约第五条的集体防御承诺。
他还对加拿大、丹麦(比如格陵兰岛问题)这些老盟友表现出不耐烦。这些行为都在一点点削弱美国在全球的信誉基础。
更深远的影响正在悄然显现。美国国内的政治斗争,正在波及它精心构建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就连AUKUS协议,现在也开始面临审查的压力。
这说明,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纷争,正在全球层面引发连锁反应,动摇着由美国主导了几十年世界秩序的根基。
回过头来看,华盛顿的政策黑箱,其实并非无解。它是在俄罗斯精准的战略威慑之下,被美国内部政治的引力给扭曲了。
在这场大国博弈中,普京用相对小的代价,成功撬动了西方的战略定力,逼得他们在援助问题上自我设限。
而特朗普政府,则在摇摆不定中,暴露了其对盟友承诺的脆弱。乌克兰眼下可能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民众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生命威胁。
但从长远看,一个其可靠性备受全球质疑、逐渐失去盟友信任的美国,正成为这场危机中真正的长期输家。这场由乌克兰冲突引发的震荡,最终动摇的,正是由美国主导数十年的世界秩序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