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世界都在喊牛市,我却闻到了一股熟悉的韭菜味

发布日期:2025-10-10 14:41    点击次数:115

最近饭局上聊股票的人,又开始变多了。

连楼下摊煎饼的大哥,都一边给我加薄脆一边问我,现在买宽基ETF是不是个好时候。每当这种时候,我就知道,事情开始变得有点魔幻了。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熟悉的味道,一半是荷尔蒙,一半是韭菜香。很多人管这个叫牛市的前兆,说得好像是天上要掉馅饼了。

但凡经历过几轮市场毒打的人都该明白一个道理:市场给你送礼物的时候,早就暗中标好了价格,而且是动态加价,主打一个刺激。

所谓牛市,从来不是什么普度众生的慈善活动,它本质上是一场大型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集体幻觉,一场关于谁比谁跑得快的极限拉扯。

1

很多人分析牛市,上来就是一套宏大叙事,什么流动性充裕,什么基本面改善。

这些词儿没错,就像分析一个人为什么长胖了,说他吃得多动得少一样,属于正确的废话。

咱们得往里看,把这事儿扒光了,看看骨架子是啥。

任何一轮行情的启动,都离不开一个核心要素:有人急了。

谁急了?方方面面都急了。

企业需要融资扩大再生产,或者干脆就是创始人想套现改善生活,股价低迷的时候他们急不急?经济需要一剂强心针,拉动一下消费和投资信心,上面急不急?券商指着交易佣金过日子,市场一潭死水的时候,他们比谁都急。

而广大散户,看着存款利率一路向下,不给自己找个“第二增长曲线”,心里也发慌。

你看,一场完美的风暴,所有要素都齐了。

这时候,流动性就像是往干燥的柴火上浇的那桶汽油,只需要一个火星,就能瞬间点燃所有人的情绪。

拿当下的市场和2013-2015年那波对比,特别有意思。

当年那波,更像是野蛮生长的产物,互联网+的故事讲得天花乱坠,PPT做得比公司本身都值钱,大家凭着一股子“瞎积薄发”的勇气就冲进去了,最后很多人直接被挂在了山顶上,成了A股行为艺术的一部分。

现在呢?玩家们都学聪明了,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监管的紧箍咒念得更勤了,以前那种纯靠“梦想”拉升的妖股,活不过三天就得进小黑屋。投资者也开始张口闭口“核心资产”、“护城河”,好像人均巴菲特附体。

但本质没变。

牛市的底层逻辑,就是一场大型的财富转移游戏。它不是创造财富,而是把财富从认知不足的人手里,转移到认知更深、跑得更快的人手里。

这就像一场盛大的夜店派对。

音乐一响(政策吹风),灯光一打(媒体造势),酒水免费(流动性释放),所有人都涌了进来。一开始大家还都文质彬彬,慢慢地,在酒精和气氛的催化下,就开始群魔乱舞。

有的人是来钓鱼的,有的人是来喝酒的,而大部分人,是来凑热闹的,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只是觉得气氛到了,不跟着摇摆一下就亏了。

他们就是“气氛组”,也是最终买单的人。

2

那么问题来了,这场派对,普通人到底应该怎么玩?

首先要明白,结构性牛市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艺术感。

它翻译过来就是:牛市是牛市了,但跟你没什么关系。

以前的牛市,像洪水过境,虽然泥沙俱下,但好歹所有船都能浮起来一下。现在的牛市,更像是精准滴灌,水只会流到那些指定的田里。

你以为你在抄底。

你觉得你很聪明。

你甚至都算好了在哪儿卖。

但你想过没有,凭什么这个便宜让你捡?凭你头铁还是凭你比机构的研究员更懂财报?

别闹了,人家的财报,就像一份精心P过的体检报告,有的人P得跟写真一样,但肝上的阴影,只有做CT的人才知道。普通人看到的,都是人家想让你看到的。

所以,你看,市场的游戏规则已经变了。

不再是比谁胆子大,而是比谁的信息渠道更硬,谁的逻辑框架更稳。

这个逻辑框架是什么?就是半佛财经分析框架里最朴素的两条:

第一,这事儿不这么干,公司会死吗?

第二,这事儿里,到底谁在稳定地赚钱?

大部分公司追热点、讲故事,都不是为了基业长青,而是为了“市值管理”,说白了就是把股价搞上去方便自己减持。而真正赚钱的,除了少数核心玩家,往往是那个“卖水”的——提供交易服务的平台,以及那些在市场波动中赚管理费的基金。

这就是为什么,你总感觉自己一买就跌,一卖就涨。

因为你的操作,本身就是别人利润的来源。你不是在和庄家斗,你是在和一套由数据、算法和人性弱点构成的精密系统博弈。

这根本不是拳击比赛,这是你蒙着眼睛和泰森打,他不仅能看见你,旁边还有个裁判不停地在你耳边说:冲啊,马上就能KO他了。

3

那是不是就没法玩了?

也不是。

关键是摆正心态,调整角色定位。

不要总想着当主角,当一个精明的“场务”或者“观众”,或许活得更久。

这意味着你要放弃很多东西。

比如,放弃一夜暴富的幻想。市场里赚快钱的方法,都写在刑法里。剩下那些合法的,也轮不到普通人。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是投资的第一课。

再比如,放弃预测市场的执念。K线图那玩意儿,就是大众情绪的心电图,大部分时间在划水,偶尔来一次ICU级别的抢救。你一个外人,凭什么能精准预测它的下一次心跳?

正确的姿势,是理解商业的本质,寻找那些真正“快种快收”并且能持续产生现金流的生意,然后以一个合理的价格,成为它的一个小股东。

这套逻辑,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反人性。

因为这意味着你要在别人贪婪的时候保持冷静,在别人恐惧的时候,先问问自己是不是也该跑了。

这一轮所谓牛市的苗头,和上一轮最大的不同,就是参与者的心态。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但谁都不想当那个冲在最前面的人。资金在各个板块之间快速轮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充分体现了“快种快收”的游击战精髓。

这种行情,对追涨杀跌的散户来说,是地狱级别的难度。你刚冲进新能源,它熄火了;你马上割肉换到AI,它又回调了。两边挨巴掌,节奏完美错过。

所以,当所有人都开始讨论牛市的时候,你最好闭上嘴,打开电脑,默默拉一下你想投的公司的财报,看看它过去五年是怎么活下来的。

一家公司穿越周期的能力,比它在风口上吹牛逼的能力,重要一万倍。

最后,牛市会不会走向全面,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当潮水真正涌来又退去的时候,你得确保自己还穿着裤衩。

别总想着在火山口跳舞,大部分人跳进去,不是为了起飞,是想看看自己能做几分熟。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