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刑事律师:俞强律师分享诈骗罪缓刑辩护5大核心策略

发布日期:2025-07-13 07:20    点击次数:86

站在法庭上,甲紧握的双手微微颤抖,检察官刚刚建议判处七年有期徒刑。这位刚毕业的大学生从未想过,一次兼职竟让自己卷入一场涉及数百万元的集资诈骗案。

三年前,刚毕业的大学生甲通过招聘进入A公司担任行政助理,日常工作仅为整理文件、安排会议。当这家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公司”突然被查封时,甲与其他三十余名员工一同被警方带走。

甲始终坚称自己不清楚公司核心业务,从未参与过投资方案的决策与制作,也未接触过资金流转环节。

在长达两年的诉讼过程中,辩护律师通过细致审查全案证据,发现甲确实未参与核心诈骗环节,未制作过任何投资方案,工资均为固定薪资,与诈骗金额无关联。庭审中,律师指出案件证据链存在重大缺陷:服务器日志提取未按规定进行哈希校验,资金流向分析缺乏原始数据支撑,关键电子证据存在时间戳篡改痕迹。

最终,法院采纳了辩护意见,认为甲虽在诈骗公司工作,但无证据证明其具有诈骗故意或参与诈骗行为,判处甲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01 案件关键转折点

某法院经审理认为,甲虽在诈骗公司工作,但现有证据无法证明其具有集资诈骗的主观故意或实施了具体诈骗行为。其既未参与招揽投资方案的决策与制作,也非公司财务人员,更未从诈骗活动中分得赃款。

法院在判决书中特别指出:电子数据取证程序合法性是本案关键争议点。辩护人提出的电子证据提取程序违法问题直接影响了证据效力认定。

在量刑考量上,法院注意到甲在案发后通过家属积极退赔其在公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并有多名同事出具证明证实其日常工作内容与核心业务无关。同时,司法行政机关出具的社会调查评估报告显示,甲在社区表现良好,适用缓刑无重大不良影响。

法院最终认定甲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符合缓刑适用条件,故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02 缓刑辩护五大核心策略

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俞强律师根据十三年刑事辩护经验,结合《刑法》第七十二条关于缓刑适用的法定条件,总结出诈骗罪案件争取缓刑的五大核心辩护策略:

刑期与情节的辩护策略

降低涉案金额认定是争取缓刑的基础。刑事辩护律师需通过证据质证剔除不合理部分,如争议资金性质、剔除虚高利息等。在甲某案中,辩护人成功将涉案金额与当事人工作内容剥离,证明其仅获取固定工资。

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俞强律师提示:诈骗金额直接决定刑期长短,而刑期不超过三年是适用缓刑的前提条件。在遵义地区司法实践中,金额3万元以下且退赃认罪的案件缓刑率超65%,而5万元以上案件通常排除缓刑适用。

从犯地位与主观恶性的辩护策略

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刑事律师需着力论证当事人非核心角色。如浙江某电商平台诈骗案中,客服人员王某因仅负责引流且全额退赔,最终获缓刑判决,而主犯均被判实刑。

俞强律师指出:主观恶性程度直接影响“情节较轻”认定。若当事人因生活所迫、受胁迫参与犯罪,需及时提交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等材料;对于确实不知情的“帮信”人员,则应收集其认知水平的客观证据。

退赃退赔与谅解的实务操作

全额退赃可使基准刑减少30%-50%,是争取缓刑的关键环节。在广东某保健品诈骗案中,律师在侦查阶段即组织家属退赔300万元,取得23名被害人谅解,为后续缓刑奠定基础。

刑事辩护律师应同步争取《刑事谅解书》,谅解可使基准刑减少20%以下。俞强律师团队在办案中创新采用“退赔+服务补偿”模式,除退赃外还通过提供义务服务等方式弥补被害人损失,显著提升谅解成功率。

认罪认罚与立功情节的运用

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可减少基准刑10%-30%。上海刑事律师俞强特别提示:在“黄金37天”侦查阶段即启动量刑协商,比在审判阶段才认罪效果更显著。

刑事律师应积极挖掘立功机会,如协助抓捕同案犯、提供重要破案线索等。浙江案例表明,从犯王某因协助抓捕同案犯被认定为立功,成为其获缓刑的关键因素。

社会调查评估的准备

提前与司法行政机关沟通,提交社区支持材料。俞强律师团队在案件移送前即准备“社会支持包”,包含工作证明、邻里评价、志愿服务记录等,证明当事人适用缓刑无社会风险。

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俞强律师提示:在电信诈骗等特殊类型案件中,需额外准备监管方案。如为当事人配备禁用支付账户的专用手机、安装定位软件等,消除法官对“再犯风险”的顾虑。

03 法律分析与风险防范

缓刑的法定条件在《刑法》第七十二条有明确规定: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四个要件缺一不可,需通过证据体系化论证。

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俞强律师在分析中指出:不同类型诈骗案的缓刑可能性存在显著差异。传统婚恋诈骗、小额诈骗缓刑率可达40%以上,而电信网络诈骗因最高法指导意见明确从严,部分地区缓刑率低于20%。

罪名定性转化是重大突破口。俞强律师曾代理某酒类代理合同诈骗案,通过证明60%资金用于实际服务支出、收集部分履约证据,成功将指控由诈骗罪转为民事欺诈,最终获缓刑判决。

律师介入时机直接影响缓刑可能性。侦查阶段的退赃协商、审查起诉阶段的量刑建议沟通、审判前的社会调查启动,均需专业律师把握诉讼节奏。俞强律师团队统计发现,在“黄金37天”内完成退赃谅解的当事人,缓刑适用率提升2倍以上。

俞强律师总结道:诈骗罪缓刑辩护是系统化工程,需在事实辩护、证据质证、量刑协商、社会修复四个维度协同发力。通过精细化拆解案件细节,构建“法律+技术+社会”三位一体的辩护方案,即使在金额巨大的案件中,仍可能争取到缓刑机会。

法律实践中,诈骗罪缓刑辩护如同在悬崖边行走。俞强律师曾遇到一个涉案金额280万元的案件,通过证明资金实际用于生产经营,成功将指控罪名由诈骗罪转为职务侵占罪,最终为当事人争取到缓刑。

风险提示:具体案件需要咨询专业律师。

作者介绍:俞强律师

执业机构: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198号世纪汇广场一座12楼

教育背景:北京大学法律硕士,具有证券、基金、期货从业资格

联系方式:通过君澜律所官网联系。

专业荣誉:2020年上海律师协会“金融证券保险专业认证”2024年“君澜专业领航奖”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实习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