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2!中国女篮逆转,张子宇仅得8分,杨舒涵表现抢眼,二人得分尴尬

发布日期:2025-10-07 13:40    点击次数:162

咱们万众期待的“女姚明”张子宇,身高超过2米20,首次代表国家队级别的队伍打国际比赛,结果只拿了8分,甚至还有两个队友全场一分没得,可最后我们竟然还赢了?这球到底是怎么赢的,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场球打的是西班牙的尤文图特俱乐部,说实话,这对手在欧洲算不上什么顶级豪门,她们当时好像还在打西班牙的二级联赛。但毕竟是欧洲职业队,身体对抗和战术素养摆在那,对我们这帮年轻姑娘来说,绝对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比赛一开始,咱这边果然就被打蒙了,开局直接一个3-11,看得人心里直发毛。教练赶紧叫暂停,战术板画了半天,可场上局面还是没啥太大起色。

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内线,尤其是张子宇上场的时候。那身高,往篮下一站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大家伙儿都盼着她能像在国内青年比赛里那样,动不动就砍个四五十分,把对方内线搅个天翻地覆。可现实挺骨感的,张子宇上场后虽然也在篮下打进了几个球,但明显能感觉到她有点不太适应。

对方球员个个都跟小钢炮似的,绕前防守、包夹、下手掏球,什么招都用,就是不让她舒舒服服地在篮下接球。整场下来,她就拿了8分3个篮板,数据看着确实有点平淡。

更让人捏把汗的是,队里还有两个姑娘,李一凡和翟若云,俩人都上了超过6分钟,结果数据栏上得分那一项,挂着一个大大的“0”。这在国家队级别的比赛里,确实有点尴尬。眼瞅着比分一直被压着,场上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感觉这场球要悬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谁也没太注意的人站了出来,彻底改变了比赛的走向。

这个人就是杨舒予。说起她,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是“哦,那个长得挺帅的短发女孩”。但真看她打球,你才知道什么叫“人狠话不多”。当所有人都把希望寄托在内线双塔身上时,杨舒予就像一把锋利的尖刀,一次又一次地撕开了对方的防线。她的三分球,那叫一个准,唰唰唰连着进,直接把对方给投懵了。第三节,简直就是她的个人表演时间,一个人里突外投,单节就轰下了13分,硬生生把落后的局面给扭转了过来。

全场比赛下来,杨舒予14次出手命中了10个,三分球更是9投5中,砍下全场最高的25分。这效率,简直高得吓人。

很多人看完比赛都说,这场球幸亏有杨舒予,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赢。后来我才了解到,杨舒予这姑娘可不简单。她不光是五人制国家队的,还是三人篮球国家队的核心,跟着队里拿过东京奥运会的铜牌。这就解释得通了。

打三人篮球的球员,那个人单打能力、身体对抗和关键时刻的心理素质,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那种比赛节奏快得飞起,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战术,很多时候就是靠个人能力解决问题。

所以你看杨舒予在场上,那股子自信和果断,真不是一般球员能比的。有体育评论员就说,三人篮球的经历,给了杨舒予一颗“大心脏”,让她在五人制的国际赛场上也能打得这么有侵略性。她就是那种你越是把她逼到绝境,她反弹得越厉害的球员。

说回到张子宇,她那8分其实也得辩证地看。很多人觉得失望,觉得“天才少女”的首秀不够惊艳。但你想想,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第一次打这种级别的国际比赛,面对的是比她大好多、经验丰富得多的欧洲职业球员,能有这样的表现已经很不容易了。

有懂球的专家就分析,从青年比赛到成年国际比赛,这中间的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对抗强度、比赛节奏、战术复杂性,完全是两个概念。

以前张子宇在国内打比赛,靠身高就能碾压一切。但到了国际赛场,光有身高就不够了,你还得有力量、有速度、有更细腻的技术和更聪明的球商。NBA历史上那么多伟大的中锋,像奥尼尔、姚明,他们刚进联盟的时候,不也经历过一段适应期吗?

所以,给张子宇一点时间,让她慢慢去适应,去成长,这才是最理性的态度。这场比赛的8分,不是她的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至于那两个得了0分的球员,也说明了我们女篮现在正处在一个新老交替的“阵痛期”。这次集训名单里,大部分都是00后的小将,甚至还有06年出生的。让她们这么早就出来打国际比赛,目的就是为了“练兵”,为了让她们感受一下国际赛场的强度,积累经验。胜负固然重要,但锻炼队伍、发现问题,才是这类热身赛更大的价值所在。

整场比赛看下来,虽然过程跌宕起伏,甚至有些地方打得很难看,失误也不少,但最终能逆转赢下来,靠的还是团队的力量。除了杨舒予的神勇发挥,老将韩旭在内线也稳定地贡献了15分,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后卫李缘虽然得分不多,但送出了全场最高的8次助攻,把全队的进攻梳理得井井有条。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尽了自己的一份力,这才有了最后的胜利。

这场看似普通的胜利,其实挺有意思的。它告诉我们,篮球终究是一项团队运动,一个人的光芒再耀眼,也离不开队友的支持。同时,它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女篮未来的无限可能。我们既有张子宇这样百年一遇的天才中锋,这是我们未来建队的核心;也有杨舒予这样风格独特、能打硬仗的锋卫尖兵,她们能给球队带来更多的战术变化。

天才的成长需要耐心,而惊喜,往往在我们不经意间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