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低价股,总有人满眼期待,觉得自己发现了投资的“新大陆”,恨不得马上下手,好像两三块钱的股票就跟超市大促销似的,错过了就是损失。但是冷静想想,这么便宜的东西,真有你想的那么美吗?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看似馅饼的低价股,真有用还是含着毒。
首先,先从根本问题捋清楚,别被“低价”两个字迷了眼,低价股真的不是“别人没发现的宝藏股”那么简单。真有好公司,赚钱能力溢出来,机构早就闻到味儿,抢得分儿都不剩,你还指望它长期趴在两三块的价位等你去抄?实际上,低价股很可能是被市场抛弃、公司留下的烂摊子。它便宜,是因为有硬伤,这硬伤只要扒拉下财报就能发现,比如什么“业绩面如死灰”“主营业务萎靡不振”、“净利润都不如开个苍蝇馆子赚得多”,还有一些靠补贴、卖房子勉强撑场面的公司,股票低价只不过是市场对它的无情清算罢了。
除了业绩问题,还有“盘子特别大,八人大轿都抬不动”的公司。比如那些市值高,但是本身一分钱掰成两半也不够打折的老字号公司。一年赚个十亿八亿听着挺香,可摊到股本上就啥也不是。站在时间的角度上,你花个三五年,最后可能也涨了不到一块钱,连电费都不够,哪个散户能受得了这个折腾?
当然要不得不提那些沦落到下午都没人掏钱买的夕阳行业。时代在进步,这些企业却“被按在地上疯狂摩擦”。比方说老纸媒,谁还看报纸?生活在智能手机时代,谁还买家电配件自己修,干脆换新得了。产品没人买,账面没钱赚,自然股价就靠着地了,要逆袭几乎靠天意。
但也别一棍子打死所有低价股,有些便宜货确实潜力无穷,只不过得你有火眼金睛还加点耐心比如一些行业刚开始逐步复苏的,像黑马里的低空经济企业;还有一些经过重组、活力重燃的小公司,可以值得盯一眼。不怕踩不到黄金,怕的是把石头当宝贝捡了。所以盯紧这几家低价股,重点是盯,不是急哄哄一股脑儿冲进去。不符合条件的直接抬脚绕道,省得心疼。
那怎么筛出靠谱呢?就记住三个实在点第一,公司的主营得正经赚钱,不是靠卖房卖地或者拆东墙补西墙来过日子。不信?去翻翻过去两年年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是不是正数,这点很关键。第二,所在的行业得有盼头,靠谱的行业像低空经济、新能源这种国家有扶持、未来有需求的,才值得你长期陪跑。第三,这个公司绝对不能有退市风险,名字带ST的股票,连看都不要看,这些要么是连续亏损要么是问题缠身,说白了很可能随时都哪一天倒闭。
有人看完这些标准可能觉得麻烦,干脆闭眼怼吧,反正就两三千块,赌一回也无妨。劝你冷静,要么是拿了以后一点起色都没有打回原地,要么就是踩坑退市直接押光身家。买股票这事真没捷径,别人让你“盯紧”,其实是提醒你盯紧观察,不是盯紧秒买。别仗着看上去便宜就来个“全仓下注”,最后赔个精光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用闲钱小赌一下,但千万别把身家性命往坑里扔。
投资是个持久战,尤其是低价股更得用脑子,别光看价格低就冲进去乱买。三条实在点一个没做到,就不要犹豫直接掉头。回归初心,不妨问问自己低价股真是机会还是陷阱?到底是想捡便宜,还是想赚长久的钱?别光被“盯紧”两个字牵着走,盯紧的是真相,迈出去的每一步都得踩实。否则,到头来等待自己的只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初要上了这趟贼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