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哥们儿,来,坐。
今儿这股市,看得我后背发凉,又有点想笑。
你见过那种场面吗?大部队在悄悄往后撤,嘴里却喊着“兄弟们,给我冲啊!”。今天这卧龙电驱的盘面,就给我这感觉,活脱脱一出现实版的魔幻大戏。
收盘一看,股价红彤彤的,涨了快两个点,成交额炸了,九十多个亿,换手率高得吓人,超过11%。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啥天大的利好,股民们连夜排队送钱呢。可你猜怎么着?
最有意思的数据来了。
主力资金,就是那帮号称“聪明钱”的大机构,一天之内,跑了足足两个半亿。
跑了!
你没看错,净流出2.49亿。这边鸣金收兵,那边却是锣鼓喧天。谁在敲锣打鼓?游资,还有咱们可爱的散户兄弟们,加起来往里冲了两个多亿,正好把主力大哥撤退的坑给填上了。
这叫什么?这叫“精准承接”。说得难听点,叫“为你站岗,为你放哨”。
看到这儿,我脑子里就冒出个画面。一个豪华赌场里,几个衣着光鲜的大佬,一边微笑着跟牌桌上的其他人点头致意,一边把赢来的筹码悄悄塞进口袋,脚底下已经抹好了油,准备开溜。而牌桌上,一群杀红了眼的新玩家,还在激动地加注、梭哈,嘴里喊着“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压根没注意到大佬们眼神里的那丝狡黠。
这事儿,你说怪不怪?
按理说,主力跑路,股价得往下掉啊,就像大厦抽走了几根承重柱。可它偏不,它还往上拱了拱。这就说明,冲进来的这股力量,这股由散户和游资组成的“民间联军”,情绪实在是太高涨了。高涨到了什么地步?高涨到了可以无视“正规军”撤退的信号。
关键在哪儿呢?在于一个“信”字。
他们信什么?我估摸着,他们信的是故事,是未来,是那块画在天边的大饼。卧龙电驱干嘛的?搞电机的,还沾着新能源、工业互联网这些热得发烫的概念。在很多人眼里,这就是未来的“龙头”,是“核心资产”。所以,股价一涨,他们就觉得“车要开了,再不上去就没座了”。主力跑路?那叫“洗盘”!是技术性调整,是为了甩掉我们这些不坚定的投机分子!
你看,人一旦陷入某种狂热的叙事里,所有的反常信号,都能被他们解读成“利好”。这跟谈恋爱上头的小年轻一模一样,对象就算是个渣男,他今天不回你微信,你都觉得“他一定是在忙着为我们的未来奋斗吧”,自我攻略,最为致命。
更有意思的还在后头。
我又手贱,去翻了翻这公司的财报。不看不知道,一看,这戏就更精彩了。
三季报显示,公司总营收,跟去年比,是降了的。说白了,就是盘子变小了点,生意没去年那么好做了。但是,但是,归母净利润,噌,涨了快三成。扣非净利润也涨了两成多。
翻译翻译,什么叫惊喜?这就叫惊喜。
卖的东西少了,挣的钱反而多了。这是什么神仙操作?放古代,这就是点石成金的法术啊。
我们这些凡人就得琢磨了,这“金”是怎么点出来的?
财报里有几个不起眼的数字,特别有味道。一个是毛利率,25.38%。这说明,公司现在卖的东西,要么是技术含量高了,附加值上去了,能卖个好价钱;要么就是成本控制得像个变态,螺丝钉上都想省下三分钱。不管哪种,都说明公司在“过紧日子”和“想办法搞钱”这两件事上,下了苦功夫。这在当下这个经济环境里,算是一种本事,叫“向管理要效益”。
另一个数字,叫“投资收益”,四千七百多万。这部分钱,不是靠卖电机吭哧吭哧挣来的,可能是卖了点股票,或者处置了点别的资产。就像你家楼下那个开了十年杂货铺的王大爷,今年生意一般,但他去年低价买的几箱茅台,今年一转手,赚的钱比卖一年烟酒都多。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有点品出味儿来了?
这家公司,非常努力地在给资本市场呈现一个“我很能打”的形象。主业虽然有点增长乏力,但我会“降本增效”啊,我还会“理财”啊,你看,利润不就上来了吗?利润上来了,故事就好讲了,股价的支撑就更硬了。
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上市公司该有的样子。它知道市场想听什么,想看什么。
就像一个中年男人,体力可能不如小伙子了,跑不动全场了,但他会利用经验,会卡位,会打“养生篮球”,最后数据一看,得分助攻一样不少,依然是球队的定海神针。
可问题是,篮球场上,老将的经验是宝贵的。但在资本市场这个杀人不见血的地方,这种“成熟”的财报背后,藏着的是真金还是陷阱,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最让我觉得刺激的,是那个“融资融券”数据。
就这一天,融资净买入,将近两个亿。啥叫融资?就是借钱炒股。这帮兄弟,不仅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投进去了,还从券商那儿借了一大笔钱,加了杠杆,赌它继续涨。
这是一种何等悲壮的信仰!
杠杆这东西,是魔鬼,也是天使。涨的时候,它能让你一夜暴富,会所嫩模。跌的时候,它也能让你瞬间穿仓,天台排队。融资盘大举杀入,说明市场情绪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亢奋的临界点。所有人都觉得,闭着眼睛买都能赚钱。
而往往,最危险的时候,就是所有人都觉得最安全的时候。
现在,我们把所有的线索串起来,看看这盘棋的全貌:
一方,是经验老道、嗅觉灵敏的主力资金,他们在财报“亮眼”、市场情绪高涨、股价位于高位的时候,选择了悄无声息地、大规模地撤退。他们拿走了真金白银。
另一方,是满怀憧憬、热血沸腾的散户和游资,他们看到了漂亮的故事,看到了上涨的K线,他们借钱加杠杆,冲了进来,用自己的真金白银,为主力的撤退铺平了道路,甚至还把轿子抬得更高了一些,好让主力走得更舒服。
而这家公司本身,就像一个化了精致妆容的演员,站在舞台中央。它的主业增长略显疲态,但它通过各种财技和内部挖潜,交出了一份看上去很美的利润答卷,成功点燃了市场的热情。
这三方,谁对谁错?
没有对错。
这就是资本市场的本来面貌,一个基于人性的巨大赌场。有人负责讲故事,有人负责信故事,有人负责在故事高潮的时候收钱离场。
主力资金没有错,他们的天职就是盈利,高位套现,天经地义。
散户兄弟们没有错,谁不想抓住一个时代的机会,实现财富自由呢?追涨杀跌,是人性使然。
上市公司可能也没错,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美化财报,维持股价,也是一种生存之道。
可我总觉得有点悲凉。
这让我想起我一个远房表哥,前几年P2P最火的时候,他投了一个平台,年化收益20%。我劝他,我说这玩意儿不靠谱,银行理财才几个点?他说我不懂,这是“互联网金融创新”,是“普惠金融”,是未来。他每天看着App里不断增长的数字,兴奋得睡不着觉,还拉着亲戚朋友一起投。
后来呢?后来就没后来了。平台暴雷,老板跑路,他一辈子的积蓄打了水漂。他错了吗?他只是想让自己的钱跑赢通胀,想让家人过得好一点。他只是信了一个太美的故事。
今天的卧龙电驱,不一定会成为那个P2P。它是个正经公司,有厂房有技术有工人。但今天这个盘面所展现出来的众生相,跟当年的那个故事,内核上又有什么区别呢?
都是一场关于“信息差”和“人性贪婪”的博弈。
主力机构有研究团队,有内幕消息,有我们看不到的数据模型。他们知道什么时候风向要变。而我们散户有什么?我们只有几根K线图,几个技术指标,和一腔孤勇。
这就像一场牌局,对手不仅能看到你的底牌,甚至还能印牌。你怎么赢?
说到底,股票代码背后,跳动的不是数字,是人心,是欲望,是恐惧,是贪婪,是这个时代所有情绪的浓缩。那个上涨1.97%的数字,背后可能是一个家庭一年的希望,也可能是一个赌徒最后的疯狂。而那个净流出2.49亿的数字背后,是一群冷静的猎手,在完成一次完美的收割后,拂袖而去,深藏功与名。
我就说到这儿吧,酒有点上头了。这桌上的菜,是未来龙头股的黄金坑,还是一个精心布置的“杀猪盘”?
这事儿你怎么看?评论区聊聊呗,我也好学习学习。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