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一封来信落在了特朗普的办公桌上。这封信是谁寄来的呢?原来是美国国会中负责监督中国的委员会主席,穆勒纳尔。
信里说得非常直接:如果中国不提供足够的稀土,你们的飞机在美国就别想顺利降落了。
某些国家想通过航线问题给中国施压,逼着我们在稀土这种至关重要的领域做出让步。现在大家都在看,特朗普会怎么处理,我们又会怎么回应。
令人惊讶的是,中国没有通过大声喊话或者发表外交声明,只是简单地公布了数据:7月份,中国再次抛售了价值257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现在,我们手中的美国国债已经减少到7307亿美元,这是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
一边是大声抗议,另一边却是悄悄削弱。这盘棋变得非常精彩。特朗普不再只收到一封信,而是一封夹杂着农民的叹息和华尔街紧张的警告:老办法已经撑不住了。
“工业维生素”和农民的辛酸
穆勒纳尔的那封信里,主要内容只有一句话,但关键点在于他提到了稀土这个重点。
稀土就像是现代工业的“补品”,没有它,再强大的制造业也会显得力不从心。说实在的,中国掌握了全球大部分的稀土提炼和加工技术。
所以,穆勒纳尔的想法很简单:利用美国庞大的航空市场,换取中国在稀土方面稍微放松一下。这看起来像是在打赌,仿佛两大“王牌”在竞争呢。
真遗憾,他好像没有注意手里的牌还剩多少。
九月到了,美国的农田里一片繁忙,大豆和玉米长势喜人。可是,农民们却高兴不起来。这是因为他们的主要客户,中国,还没有下单购买。
往年这个时候,美国通常会有很多大豆被装船运往中国,大约有1600万吨。但今年,这个数字变成了“零”。农场主们现在面临一个大问题,他们的大豆堆满了仓库,却卖不出去,价格也没有上涨。现金流眼看就要枯竭了。
这些农场主是特朗普最坚定的支持者。他们不太关注复杂的国际事务,只担心自家的大豆卖不出去,生活就会变得艰难。他们面临的压力如同潮水般涌向华盛顿,涌进了特朗普的办公室。不久前,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呼吁中国增加四倍的大豆订单,这话听起来更像是为了安抚自家农民的情绪,对实际问题帮助不大。
说实话,最近的谈判进展不顺利,即使农民的收成再好,也换不来美元。中国采取的反制措施中,对大豆的打击特别有效,每一招都十分精准。我们迅速转向了巴西和阿根廷的采购,整个国际粮食市场的格局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你说得没错,穆勒纳尔打算用航线给我们设个陷阱,但特朗普那边因为农民的泪水已经摇摇欲坠了。
谁在帮助谁呢?
说到农业面临的难题已经非常紧迫,美国经济中的“伤痕”才是让人感到窒息的大问题。
穆勒纳尔的信里充满了激情,好像美国为了“国家安全”可以随时放弃所有一样。但他忽略了,这一切的背后,还是离不开金钱的支持。
说到今年4月,美国联邦政府欠下的债务已经超过36万亿美元了。这个数字听起来既不小也不大,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有点抽象。其实,这个债务已经比美国一年的经济总量还要多出30%呢。更让人惊讶的是,光是每天支付利息,就已经是一笔相当惊人的开支了。
这么大的债务压力,到底是谁在帮忙支撑呢?实际上,是全世界的投资者在购买美国的国债,也就是大家借钱给美国政府。过去,中国一直是美国国债的主要购买国之一。
我们买美债,一是为了储备外汇,二是让美元在全球范围内保持重要地位。美元之所以能成为世界货币,离不开美债这个“金融支柱”。
不过,这几年风向突然就变了。
自从2022年起,我们就开启了系统性减持的模式。看看数据就知道,我们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额从超过1万亿美元一路下降。最近在7月份,我们又减少了257亿美元,这让这种下降趋势更加稳固了。
这个动作看起来不怎么起眼,其实里面暗藏大能量。它明确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我们不愿意再为美国的债务和印钱买单了。如果你想用各种办法来压我们,那我们就在金融上逐步和你“解绑”。
就像两个朋友一起做生意,你每天在外面惹麻烦,背了债务,还希望我帮你填窟窿,这世上哪有这么讲道理的事?
更有趣的是,咱们在减少投资的时候,日本和英国反而加大了力度。现在,他们成了新的“接盘者”。不过,这样真的能解决根本问题吗?一个国家的信用,关键还是得看自己的经济状况和负责任的财政政策,而不能靠拉拢盟友来“输血”。
如果穆勒纳尔真的威胁要停飞中国的航班,他可能没想到这会引起多大的风波。这不仅会让期待中国游客的美国酒店和商场不高兴,还可能严重影响像波音这样的大公司。要知道,波音卖出去的飞机里,有超过三分之一都是卖给中国的。特朗普最爱的就是用波音的订单来炫耀他的政绩,如果这事搞砸了,他还能找谁诉苦呢?
一方面是要靠别人来还的大笔欠债,另一方面还要自己动手砍掉几个赖以生存的重要产业。这样的做法,说实话,我真是想不通。
面对美国的各种极限施压手段,我们这几年确实应付得更加老练了。
过去我们可能会大声抗议,但现在更倾向于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的立场。一系列的行动就像连环打击,虽然没有大声喧哗,但每一击都精准地击中了关键点。
第一招是金融上的“减法”,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慢慢减少持有的美国国债。这种方法稳妥推进,逐步减少,既不会让全球金融市场乱成一团,又能给对方施加压力。
第二招是关于储备的“加码”。当我们减少购买美国国债时,我们在做什么呢?其实是在大规模增加黄金储备。黄金不仅是贵金属,还是硬通货,远远超越主权信用,是最可靠的避险资产。连续超过20个月都在增加黄金储备,现在已经成为了全球官方黄金储量增长最快的国家。这一行动的含义非常明确:我们正在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建立自己的“金融压舱石”。
第三招,就是科技上的“自立自强”。大家还记不记得那场芯片战争的教训?以前总是依赖别人供应,但现在我们明白了,核心技术不是求来的,也不是买来的。所以,我们不怕投入大量资金,拼命搞研发,终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虽然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但在一些关键领域,我们已经用上了自主研发的技术。这条路走得挺艰难,但一旦迈过这道坎,就再也不怕被别人卡脖子了。
所以你看,稀土、美债、黄金、科技……这些看起来毫不搭界的领域,其实都被纳入一盘大棋里头。对手出个什么招,我们可不是就迎上去瞎回,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出手,进行全方位的战略布局。
穆勒纳尔那封信,打算用个“王炸”来一举扭转局势。但他没想到,我们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只能被动应对的对手了。我们手里的牌,比他想象的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