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组局对抗中方稀土,结果发现卡脖子的是自己?中方握 92% 精炼技术,成本高 3 倍,加拿大还遭美威胁

发布日期:2025-11-21 17:42    点击次数:142

10月30日,加拿大能源部长蒂姆·霍奇森在G7能源部长会议上宣布成立“关键矿产生产联盟”,协议文件上签字的瞬间,闪光灯把会议室照得透亮。

这个联盟的核心规则很简单:G7国家的企业要互相承诺,以固定价格购买彼此矿场的产出,同时设定最低售价防止内卷,还要建立战略储备应对供应危机。 用一位加拿大官员的话说,这是为了“打破中国对关键矿产供应的控制”。

加拿大在联盟里跳得最欢,因为它手里捏着34种关键矿产的储量,从锂、钴到稀土应有尽有。 外媒直接点明:联盟一成立,加拿大经济就能吃到大红利。 但加拿大这么积极,其实也有苦衷。

美国最近对加拿大动不动就威胁,甚至放话“不用动武就能吞并加拿大”,逼得加拿大必须赶紧抱紧G7大腿,换点安全感。 联盟协议里白纸黑字写着,要优先投资加拿大的矿产项目,比如魁北克的石墨精炼厂、安大略的稀土加工中心。 说白了,加拿大想靠联盟摆脱“只会卖原材料”的标签,升级成能搞精加工的价值链玩家。

G7联盟瞄准的关键矿产里,稀土最扎眼。 美国F-35战斗机每造一架就要用掉400公斤稀土,但这些材料几乎全得从中国进口。 中国手里攥着全球92.3%的稀土精炼产能,专利占比高达58%。

西方不是没试过自己搞提炼,但成本吓人,中国分离稀土的代价只有西方的三分之一,纯度却能冲到99.9999%。 美国公司MP Materials折腾了7年,还是卡在高纯度量产这一步。

G7想用“环保标准”当武器,比如要求矿场必须装高价环保设备,结果刚果(金)的小矿主们直接摆烂:“我们连童工都雇不起,哪有钱搞认证? ”

欧洲国家死抠环保标准,美国忙着搞贸易保护,日本只关心供应链别断货。 更尴尬的是,G7想拉拢的矿产大国根本不买账:印度明说“不会放弃中国市场”,越南和马来西亚反而跑去和中国合建稀土加工厂。

就连G7自己的企业也在算账:如果按联盟规则硬搞“去中国化”,电动车成本立马涨3%-5%,智能手机也得贵1.5%以上。 这些钱最后全得消费者买单。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只用了两句话拆台:“停止用‘小圈子’规则破坏国际经贸秩序。 ”商务部更狠,在G7宣布联盟的同一天,直接暂停了刚出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这种收放自如的操作,让G7的“囤货计划”显得有点滑稽。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周城雄补了一刀:“中国稀土产业链的优势是几十年攒下来的,不是有钱就能复制。 ”